第一百一十四章 山东地区大旱

与南宋同行 小样有型 1246 字 9个月前

他们给劳动力一天三顿饭,那些人都感激不尽了,奴隶们大多时是两顿饭,闲时只吃一顿!

另一个方面,就算发给他们货币了,他们能用来买什么?

自己的物资都十分匮乏呢。

王征总督马上意识到,这是时机不对,根本无法盲目学习主家------

1282年的六七月份,山东地区大旱,其实旱区从淮河以北就开始了。

大宋政府还没有什么反应呢,张国安国王就发现了灾情。

尽管有畜力的帮助,还有锅驼机机井浇水,但是旱情依然在持续!

张国安国王查遍了这个时期的县志也没有发现有过这种记载,这真是见鬼了。

王德发主家看得开,他说:“有记载的水涝灾害不是也没有发生过嘛?那时候我们偷着乐,这没有记载的旱灾就不足奇怪了-------我们现在的工业发展可不是蝴蝶效应那样弱小了,每年二氧化碳和粉尘的排放量十分巨大啊。

这还不算大宋方面的工业发展。”

想想也对,他们发疯似地开挖各处的煤矿,原本烧柴禾,烧稻草,烧木炭的家家户户都改成烧煤炭了-------不用说流求岛,大宋的一般中小城市里也开始有了高大的烟囱,冒着滚滚黑烟。

山东半岛的新任地方长官是姚麦,他拼命要求张国安国王帮助,他可不想在第一个任期就遇到这样的事情,怕让人私下里认为他是灾星。

他正是因为在八道河市的管理成绩不错,才被调任山东地区的,算是升了一大格。

办法很简单,一是抗旱,能保住多少算多少。

二是准备开仓放粮,平抑粮价。

还没有等张国安国王做出什么指示,人家大小粮商早都开始行动了!

他们从自己在流求岛上的粮仓,从文来河口地区,甚至跑到占城国去倒买倒卖粮食到山东地区!

张国安国王真的有点吃惊了,这些人怎么这样快得到相关信息的?!

《流求时报》上刚刚提到此事,大宋遭旱灾的地方,那里的知县可能正在写奏文呢,这些粮商都开始行动了!

他叫人查了查,无他,人家都有提供各地商业信息的专门人员。

这真是利益动人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