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听到流求海盗竟然有在地下爆炸的武器,令人防不胜防时-------他思索了半日,忽然想起来,那只不过将手榴、弹埋于地下罢了,只不过那武器再比手榴、弹大上几倍,埋在地下而已,反正也不用人力抛出!
理工男往往都是想到就要亲手去做到的,他试制了几次,果然制出了!
他本来还想研制一种只要人马踏上便可自动爆炸的类型,那样就根本不用埋伏人来拉绳索了-------但是,许衡大人亲自来找他,要向他介绍一个同样的汉臣才俊。
他本想不参与汉臣与回回大臣们的争执,但是,许衡大人亲口承诺,到时,他的所有研制开发的武器都可能用得上-------这一点吸引了他。
所以,同知太史院事郭守敬终于与副将张弘范相识,两人攀谈几句后,顿时互相引为知己。
但是,他们的相识不是这次聚会的重点。
汉臣们商谈着要在平剿中原南部匪患的行动中为自己加分,而那些大户们派来的乞兵之人让他们看到了机会!
如何劝说大头目忽必烈允许出兵,这个不难,他们可以征召民兵!
说到民兵,这里必须插一句。
民兵组织在大宋与大元对峙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先说说大宋的民兵体制。
大宋征召民兵的作用就是动员全体民众作为抗击鞑靼强盗的工具。
所以,大宋的民兵组织就是把民众武装起来的一种组织。
先前,大宋出于军事威胁的现实,几乎在每个行政区域,大宋都建有多支地方民兵军队,平时剿灭盗匪维持治安,战时支援前线-------在整个时期再也找不到比大宋更重视民兵制度的时代了。
以尚未发生的历史来看,在襄阳失守的后期,由于正规军的覆灭,民兵几乎成了抵抗鞑靼强盗的主要军队,比如张顺,张贵兄弟突破鞑靼强盗的包围圈,援救襄阳就是民兵组织的主要战功。
同时也由于民兵组织的存在,整个大宋基本上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其他几次大规模战役中也有民兵的参与。
但是,他们还不同于厢兵,大宋政府是不发放他们军资的,一切都要自备------当然,如果有一定的战事需要,还是会给一些物资奖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