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集**给和个人单过

与南宋同行 小样有型 1212 字 10个月前

说实话,总在食堂吃,或是自己做着吃,一开始还可以,但是有时候人也会发懒,比如说十天一休的时候,张国安两口子也不愿意早起来,中午就去酒楼吃了。

开酒楼所需要的材料,也可以在这里买到,只不过是这里食堂需要的不用花钱钞,而酒楼则需要。

安静的育种育秧基地还有豆腐房,负责榨豆浆和做豆腐,至于豆腐渣子则用来喂家畜。

但是,竟然有酒楼认为他们的豆腐不好吃,自己办了一家豆腐房。

这不怪人家,育种育秧基地的豆腐房,都是先榨了一遍豆浆,呵呵,大宋人也不是傻子,好不好吃也能分出来。

安静和张国安有时候还免费给酒楼提供了不少菜式,比如蚂蚁上树、爆炒鲸鱼肝之类的。

有时候人家也会自己学,比如张国安让人把海肠和紫菜晒干,用小石磨磨成细粉,这就是最好的天然味素,极其鲜美,或者也可以把香菇和虾皮都晒干磨粉。

关键是竟然还有人借此开办了小作坊,自己来加工,运回大宋来卖。

还真挣到了钱钞。

大宋时期一般家庭的肴馔好像多是“快餐”,是现成的,比如半干的肉脯和全干的肉。

但是他们流行吃羹,也就是喝汤,这个是必须有的,话说是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嘛,想想林冲的徒弟都说自己是“安排得好菜蔬,端整得好汁水”。

所以这个调料品很好卖,胡椒和辣椒都受欢迎是有原因的。

郭子仁每一次收这家作坊的税就生气,认为他占了自己主家的大便宜了,也就是占了自己的便宜。

大宋的人不吃这种滋补性高蛋白的海味,比如吃海参、鱼翅、燕窝之类的,更不用说海肠、紫菜了,渔民打上来都要丢弃的,所以说成本几乎没有,但是他们加工后还能卖上好价钱。

郭子仁鼓动张国安主家也办一家,把他们挤垮。

张国安笑了,说:“这个任务交给你了,但是你要写一个市场调查,同时把开办前景和成本写出来,不要少于两千字!”

郭子仁当时就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