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岂曰无衣

与南宋同行 小样有型 1207 字 9个月前

黄祖副队长说:“那要很久了……或许事物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其他人又就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纠缠了一会儿,最后算是写下了比较严密的行动报告。

这正是张国安要求的……集体的商讨虽然很容易陷入扯蛋的局面,但是,它有利于激发每一个人的参与欲望……参与欲望是表现一个集体是否团结的基本评价,如果总是一个人在唱戏,别人没有参与感,那么这个集体很快会崩溃的。

这三个队长带着他们的报告书来水坝找张国安了。

张国安此时正在和许多工匠试车。

骡机式水力棉纺车现在已经完成整装,就等着开闸放水了。

在原本漫水式水库的基础上,张国安指挥着众人利用冬季水位最低时,把整个坝体提高了近两米,这不得不让他整日在工地上忙碌着……这个工程量可不小,不是加高就行,还要考虑整个水面的围堵事情。

工程量大了也有好处,可以自流灌溉的地方更远一些。

对八道河地区来说,现在向更西南的方向发展才是正道。

张国安叫他们三个也来帮忙,去水轮机那里加润滑油……他先前图方便,直接上马了平轴传动,这个大宋的木匠和铁匠都熟悉,好加工,好修理。

平轴传动到车间里后,张国安再按照需要改成立轴传动……

张国安知道这个时空的纺棉技术。

他们是先梳棉后,将棉花用手搓成条状的棉絮状的线,再经过绕线棒,那是一种中间有眼的木棒,线通过木棒的眼倒吊着,使其旋转着,速度还算快,这样就扭成了线或是人力手摇式纺车进行不断地缠绕。

但是这些方法的效率都太低,都比不上珍妮机,至少是四个锭子在纺纱。

这台骡机则有两百个锭子,不管是麻纺还是棉纺,它可以抵上五十个使用珍妮机的工人了,而且,还可以昼夜不停,只要水力跟得上,照明跟得上。

因为现在是枯水季节,加上春耕更需要水,所以,只能先是试车,看看有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

他们把收来的皮棉先都梳理好,接上罗拉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