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没有一把相同的米尼枪

与南宋同行 小样有型 1183 字 9个月前

《步枪史》里面提到使用木塞辅助扩张的米尼弹的恩菲尔德步枪的游隙是01英寸,也就是子弹在枪管中心轴线半径方向的扩张不超过13mm。

但是在那个时空时,欧洲在机加工行业上,已经采用冲压技术加工子弹,他们可以保证单纯的子弹误差小于001英寸,而且当时的测量精度是万分之一英寸。

这还是在当时的工厂里面大规模量产时枪管的加工精度。

如果大宋工匠以手工业条件下生产这样精度的枪支能否实现呢?

张国安心里明白,肯定行,但是,绝对不会大量生产,大宋工匠能生产出来和大量生产出来是两码事。

想要量产必须解决一个关键性问题:精度!

张国安可以断定,就算他有游标卡尺,就算他有足够数量的技术高明的大宋工匠,他们生产出来的枪管口径参数都会有其独特性,也就是说每个工匠生产的枪管参数都是“各具特色”,每支枪都必须对应单独的子弹参数。

这时,张国安想起宋子强对自己说的话来了。

宋子强当时说:“国安,你不用管这个,要是感觉差不多要发展米尼枪了,你就让他们手工打制,拉膛线的活儿,咱有刀具,你让木匠用木工车床拉就行了。

一把枪有一个不同的子弹参数也不怕,你可以发给枪手不同的铸铁模具,让他们自己化铅,去做自己枪的子弹!”

张国安当时豁然开朗,反正枪手只是使用自己的枪!

关于击发装备,张国安想直接跳过燧发式,而采用火帽式------都已经这样,不玩那个了,才七成的发射成功率!

但是,他可以在以后考虑出口给大宋政府。

这种击发装备的击锤、击砧、扳机都是小事实,关键在于v形簧的材质上。

张国安只能把那个宗申正向三轮摩托车最后的一些钢板拆了下来,估计着能制成上千个v形簧了。

不过,他也相信,大宋的炼钢技术再差,但是他们的产量高,炼钢次数也多,早晚也能惊天地,泣鬼神地搞出一炉合格的中碳钢来。

火帽的问题不是问题,他准备了两种方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