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入乡随俗

东方神探九录 布衣廷尉 3267 字 10个月前

几人继续埋头刨地球。

--------------------------------------------------------------------

傍晚收工,收获还是不错的,不但捉住了两只土豚,眼疾手快的万永坤居然还在山路上徒手逮住一只野山鸡,这让两位大哥目瞪口呆。

这糙汉子身手是越来越精进了!

三人满载而归,自然有说有笑,就在路上多逗留了一段时光,中途还停下来在路边石头旁吸了几支烟,这不,正吸着呢,一个年轻人急匆匆地朝着他们归家的反方向走着,似乎没看到他们三人。

李一亭自顾抽烟,刚开始也没留意,但很快发现眼熟,连忙招呼道:“福玉,这么晚了还上山?”

“你是?……”李福玉竟然一下子没认出他来,毕竟李一亭这身打扮有点不伦不类,“呀,一亭哥,你怎么回来了?”

“刚回来两天,你找你爸?”李福玉是五叔李丘茂的儿子。

李福玉稍稍犹豫了一下,半天才道:“是啊。……一亭哥,你见过我爸?”

李一亭点点头:“中午时候碰见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李福玉连忙摇头:“没,没呢。……我爸有跟你说上哪吗?”

李一亭也有些奇怪,这还专门跑到山里来找,定然是家里发生矛盾什么的啦,不过他也不好点破:“五叔说他上山给你找点做书架的木材。”

“啊?……”李福玉显然一愣,但很快便恢复了正常,“这样啊,那行,我去看看,先走了。”

李一亭没吭声,李福玉也便急匆匆地快步离开。

“福玉今天是怎么了?”李一亭自言自语道。

他转头对陈天宇道:“许多年不回来,亲朋好友们的情况都陌生了。”他自嘲地笑笑,“不理他们,咱们回去”。

“这也正常,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陈天宇淡淡地道。

万永坤附和道:“在农村,家庭矛盾还是很常见的。”

李一亭颔首表示赞同:“五叔家里一向不太和睦,这个我早就听说了。……有机会的话,我帮他们调解调解。”

陈天宇叹道:“你们是一家人,能调解也不会等到今天了。”

“事在人为,一时一事嘛。”李一亭也显得无奈,“你说得或许也对,这么多年,我想他们自己都习惯了。”

三人不再谈论这个话题,又聊起些有趣的事,很快恢复常态,回到家时,一甑大米饭刚刚蒸熟。

农村里的春节,从小年开始便充满着真正的年味,与城市里大不同。

忙碌必不可少,但这种忙碌洋溢着无尽的乐趣。

北亭的几个人中,万永坤是地道的农民出身,他最熟悉也最积极,什么活都要参与;刘紫辰来自北方农村,虽然习俗稍有不同,但很快便已适应;旷梭是少数民族,风俗迥异,稍觉不习惯,但也无妨;至于沈明月,那完全便是满怀新奇、蹦蹦跳跳了,她这个城里人,哪里有机会参与到这种田园生活中,可谓天性迸发,满面春光。

至于陈天宇,他和李一亭一样,都是满怀赤子之心的人,回到这样的环境,瞬间便成了两个地地道道的顽童。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绝对是真理中的真理!

刚开始,一亭的父母亲还有些担心这些城里的贵客们是否能习惯,短短的一两天时间下来,他们便完全释怀了,毋庸置疑,这些热血的年轻辈确实是一亭交心的朋友,相处起来与一家人无异,于是二老便彻底放下心来。

他们本喜欢热闹,今年是真的热闹,两个人差点笑不拢嘴。

很快,春节前的准备工作全面铺开。

首先,要大批量的杀鸭宰鹅,然后进行熏制,这些母鸭和白鹅都是自家养的,大约各有十来只,工程量不小,女儿李怡还没回来,平素里都是妯娌间共同完成的,这回刘紫辰和沈明月主动加入帮忙。刘紫辰很快便能上手,沈明月却是状况百出,经常帮倒忙,母亲也仅是笑笑,图的本就是个乐呵,何必苛求这些孩子。

妯娌们见人手充足,便转而开展另外一项艰巨的工作:洗房子。这是一项更大的工程,两层木制楼房可不比两层钢筋混凝土,飞檐澹台、梁柱榫卯,不知道比现代建筑复杂多少,搽拭起来无疑更加费劲,旷梭不知道哪里来的兴致,居然要求加入这件往往由女性主导的工作,搬梯爬墙、飞檐走壁,不亦乐乎,或许他感兴趣的并不是清洗本身,而是对这种深藏智慧的古老建筑好奇不已吧。

李一亭看到旷梭的雅兴,不由摇头叹气,没看出来这个曾经贵为首领、平素沉默寡言的汉子还有这份细腻,真是人不可貌相。

他只能招呼陈天宇:“四哥,难得你光临寒舍,我带你去山里走走。”他忽然想到一件事,“腿脚行不行?”

陈天宇斜瞥了他一眼,怒道:“瞎操心,你说行不行?”

李一亭恍悟,尴尬地挠挠头:“我都忘了,我是在山里遇到你这尊神仙的。”

“揣着明白装糊涂!”陈天宇啐笑道。

李一亭张目四望,很快瞄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你不提醒我还忘了,那个职业猎户呢?永坤,快过来,准备上山!”

万永坤连忙一路小跑过来,兴奋地道:“师父,这山里有什么稀奇的东西没?”他想到一件事,“家里有猎枪吗?”

李一亭斜瞥他一眼道:“现在哪一年了,还想着你那猎枪。”

万永坤有些疑惑:“进山里怎么能没有猎枪?”

李一亭叹道:“这些年枪支管制更严格了,再偏僻的山村也要履行实名登记制度,我又常年不在家,懒得去弄这持枪证啦。”

“好吧。”万永坤显然有些失望。

李一亭随手给他递过去一把铁制工具,万永坤却未曾见过:“这是锄头吗?”

“乌锥。”李一亭摇摇头,“专门用来挖洞的。”

万永坤奇道:“挖洞?咱们今天到底要去做什么?神秘兮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