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来了后记

东方神探九录 布衣廷尉 1684 字 10个月前

第二是由于郑星和柳絮儿的地下恋情,我不想因此而玷污了孩子们的纯真,刻意回避她们已过早发育成熟,所以把这段畸形的恋情写成了接近成年人间的事情,避免有些龌龊之徒想入非非。

第三是我始终相信和希望咱们的孩子,不论遇到任何的磨难和不公,都不会偏激到这样的程度,还能够及时意识到最基本的对与错,会适可而止。当然,这是件任重道远的事,是教育本应被赋予的神圣职责。

说多了都是泪啊,先放一放——

其次,就是通篇没有对每一个案件的谋杀细节具体如何实施进行充分说明。

如果布衣坦言:我也没弄明白这些超自然杀人事件是怎样完成的,大概许多书友都要寄刀片给我。是啊,作者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实施谋杀,那让读者怎么分析推理谁是凶手呢?说实在的,刚开始写的时候,纯粹就是天马行空,目的就是要让谋杀显得无比超自然,至于怎么圆,留到最后再说。

结果呢,当然是圆不了,那怎么办?

布衣是这样认为的:

任何一种刻意提前布局、打算模拟成超自然的谋杀,都不是不可完成的。特别是书中有一些谋杀,其实过程并不重要,因为那些过程并未置人于死地,只是为了吸引眼球罢了。比如童明海这个案子,最后导致童明海死亡的,其实就是音乐喷泉的水柱,而要完成这一点,仅需在最合适的时机打开音乐喷泉即可,那些诡异的过程其实都是转移注意力的障眼法。也就是说,童明海掉入喷泉广场的方式可以有无数种,恰好在书中呈现了这种而已,我这样解释,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

说白爽文一些,就是这些谋杀叫做借天杀人,充分利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临机应变进行谋杀,目标很明确,就是将其杀死不活,一半人为,一半天意。

只能解释到这样了,否则恐怕越描越黑。

喘口气,小说写得费劲,解释起来也不轻松。

再有吧,就是关于过度教育还有可能造成的恶果,如校园风气问题、师德师风问题、冷暴力问题、教育商业化趋势、家长们的随波逐流和攀比意识等等,由于剧情安排的局限性,短短的篇幅不可能盲目求全责备,大家自行脑补想必不难。

这里特别要提一提冷暴力这件事,对于家境比较殷实的孩子们来讲,或许体会不深,甚或从中受益(当然这种受益未来可能是要付出代价的);但对于家境一般,没办法参加这样那样的活动(费用太高、负担太重、组织得太频繁)、没能力购买这样那样的道具服装、不能够赠送这样那样“孝敬师长”的礼品的这些家庭来讲,孩子们遭遇的冷暴力恐怕是少不了。

布衣不敢想象,在长年累月的白眼中度过的孩子们将来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报复社会、报复师长,在他们稚嫩而透亮的眼睛中看到的老师们是个怎样丑恶的形象,思来极恐!

未来属于他们,今天的老师们可能变成老头老太,将来的孩子们会变成老师,或者拥有更大能力的人,他们会传承到什么呢?布衣用一个相对极端的案情来描绘这件事,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真正的目的是衷心希望这样的事永远不会发生。

前提嘛,当然就是:身陷商业漩涡的每个师长、每名家长、每位教育官员、学校的领导们,不要跟风盲从,清醒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