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疑问(续)

逆水行周 米糕羊 2579 字 9个月前

听到这里,尉迟炽繁恍然大悟:“那么,朝廷是把在辽东筑城、袭扰高句丽城池这两项事情,交给北洋贸易公司去做,然后给予一些报酬?”

“没错,所以你别看北洋贸易公司这两年在辽东好像不务正业,雇佣人手去打仗、去筑城,开支大得不行,越看越觉得会出现巨额亏损,实际上却是盈利的。”

宇文温说完又补充道:“北洋贸易公司必然要盈利,不然到了年终分红时,大小股东们可是要哗然了。”

“可是”尉迟炽繁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想说却怕引得宇文温不高兴,不过见着对方心情不错,迟疑片刻,还是开口问道:

“可是这样一来,朝廷为此要花费许多钱粮,还不如直接派兵出击辽东袭扰敌人、征发百姓服劳役筑城?“

尉迟炽繁小心翼翼的说着,见着宇文温没有什么不快的表情,她继续说下去:“官军兵马,即便驻扎在营地里,每日都要消耗粮草,而百姓每年都要服劳役,朝廷不需要为此支付酬劳。”

“所以,派官军出击、征发百姓服劳役筑城所花费的钱粮,定然要比雇雇佣北洋贸易公司所花钱粮少许多,便宜许多。”

听得尉迟炽繁这么说,宇文温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向窗外,看着汉水岸边的草草木木。

开春之后,他没有闲着,带着一大家子人出巡山南荆襄,御驾走武关道入荆州,在樊城登船,要顺着汉水而下,前往汉沔地区,要亲眼看看汉沔大开发的成果。

这不是为了“公款旅游”,而是为了亲眼看看他的布局进展得如何了。

只有亲眼所见,才能让他有把握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推行自己的一系列计划。

宇文温收回视线,看着有些惴惴的皇后,答道:“没错,一般来说,征发百姓服劳役最省钱,也最划算,不会对朝廷财政造成太大负担。“

“官军将士,本来就该为国效命,放着现成的军队不用,反倒要额外花钱雇人打仗,这确实是平白增加财政负担”

“明明有较为低成本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为什么还要选成本高昂的方法去做事呢?”

宇文温看上去像是自问自答,随后给出结论:“道理很简单,看上去便宜甚至免费的东西,实际上反倒是最贵的。”

春风吹拂,河岸边上柳树的柳条随风摇曳,倚窗而坐的宇文温见着此情此景,忽然想到了那首《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如今是二月下旬,若恰逢文学盛会,正好可以“借鉴”一下这首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不过宇文温不需要这样行事,作为皇帝搞这种噱头没什么意思。

更何况如此“原创”刷声望,良心真的会痛,

宇文温所乘坐的御舟,缓缓离开码头,在前后船只的簇拥下开始航行,汉水两岸一片碧绿,景色看上去让人心旷神怡,也让他的心情不错。

但让他心情更加不错的事情是来自辽东的战报,当船队即将离开樊城时送达的战报,让宇文温得知了辽东的最新战况,得知儿子宇文维翰率军攻拔安市城,随后将其夷为平地。

“拆迁”所得建材,被俘虏们运到辽口,变成“完全版”辽口城的一部分。

宇文维翰“高考”的第一个科目考出好成绩,这让当阿耶的宇文温高兴不已,当然,也是因为那座安市城。

安市城,在原本的历史里是一座坚城,接连让隋军、唐军铩羽而归,“那时”的隋军、唐军,没有有效的攻坚手段,所以才成就了安市城的大名。

而现在,在各种手段之下,初次领兵出征的宇文维翰轻而易举拔掉了这个钉子,这让宇文温忍不住想赞美科技的力量。

氯气的第一次实战,热气球队的“大规模空中轰炸”,科技的力量帮助辽东道行军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目标,所以宇文温对接下来的战事愈发期待。

他给儿子的法宝当然不止两个,剩余的“杀手锏”足以玩得高句丽欲仙欲死。

但距离收复辽东还有一段距离。

周国国力有限,无法同时在东西两线维持两个主力军团大规模作战,所以宇文温判定如今不是收复辽东的最佳时机,没有急于求成。

他给儿子定下的任务较为简单,就是尽可能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歼灭对方的野战军,逼得对方只能依托坚城当乌龟,不敢轻易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