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五年计划

逆水行周 米糕羊 3112 字 9个月前

“第二个五年计划”,邺城变成工业(工场手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然后带动周边城池发展,吸引更多的无地农民进城打工,摆脱对宗族、大地主的人身依附。

“第三个五年计划”,邺城作为河北工业中心,借助永济渠的便利运输条件,向河北各地倾销工业制品,带动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打垮各地传统的手工业。

邺城还要为河北地区工业化(工场手工业化)提供强大的技术、人员支持。

“第四个五年计划”,初步实现工业化的河北地区,吸纳无数农民进城“做工”,廉价的工业品此时已经在河北连续十余年大规模倾销,大量庄园开始破产。

没错,宇文温就是要在河北“搞事”,用经济手段把庄园经济推向末路,挖门阀政治的根基。

这就是他的雄心壮志,为河北地区工场手工业化而拟定一个个“五年计划”,能否实现,邺城是关键。

所以为了打好基础,宇文温让年轻的许绍任相州刺史,以便办好工业区,让稚嫩的幼苗茁壮成长。

许绍负责行政管理,而从黄州抽调的刘杨等“产业带头人”负责技术、生产工作。

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相关内容,宇文温定下了量化的考核指标,在他登基满五年之后,这些指标必须完成,不然就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首当其冲的就是许绍。

许绍是宇文温的元从心腹,是他的左臂右膀,所以宇文温把这么一个重任交到许绍手上,一来是倚重,二来是磨练。

真要搞出纰漏,杀是不会杀的,宇文温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人,大不了冷藏几年,再让许绍“出山”。

但那是特殊情况,该说的狠话,还是得说,该提醒的注意事项,宇文温一条不漏。

其中一条,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宇文温认为这个问题必须重视,不然会出大事。

造纸和制革废水的污染很严重,所以必须妥善处置,还有养殖场造成的污染也不能轻视,邺城人口众多,一旦饮用水受到污染,很容易爆发大规模瘟疫,那可是人间惨剧。

这个时代的人对环境污染问题不是很重视,宇文温不是极端环保主义者,但从实际情况出发,必须考虑最基本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所以他不断敲打许绍。

谈话内容换成另外一种场景,那就是:

许绍同志,如果为了保护饮用水安全而导致五年计划不能按时完成,我会枪毙你。

如果为了完成五年计划而导致邺城饮用水受严重污染,我也会枪毙你!

食堂,下班的工人们正在打饭,每个食档前的窗口处排起了长队,排队的人高矮胖瘦不一,队伍却很整齐,没有人插队。

打完饭的工人之中,有的就在食堂大厅里餐桌边用餐,有的则是拎着食盒离开。

拎着食盒离开的人,也许是带饭回家吃,也许是自己已经吃完然后再打一份,带回家给家里人吃。

工业区的食堂,提供物美价廉的一日三餐,服务工业区里各“单位”的工人们,有效降低对方的生活成本,使得这些工人能够靠着工资养活自己和家人。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食堂实行承包制,出售各种食物的窗口,实际上是各家食肆来承包,派厨子“驻点”经营,只有饭菜质量好,生意才会好。

工业区的管理机构派人监督食品质量,以防止商家以次从好,防止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食堂二楼某厢房窗口,宇文温看着大厅内热闹的用餐情景,对工业区的现状很满意。

相州官府以工业区为梧桐,许以“优惠政策”,引得作坊主、工场主们(凤凰)来筑巢,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让“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

这些流动人口管理起来很麻烦,所以工业区内有“生活区”,提供廉租房,让这些携家带口来邺城碰运气的人们集中定居,方便官府管理。

邺警察署在工业区和生活区设有派出所,管理户籍和维护治安,生活区又有食堂,医院、市场,保证外来务工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

甚至还有学校,以实习的师范生为老师,免费教授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基本的文化知识。

设工业区进行“招商引资”扩大就业,其经验来自黄州西阳,宇文温这几日在工业区视察,对于现状很满意。

对新出现的“工人群体”也很满意。

因为工作需要,工人的组织性、纪律性必然不错,这些人“做工”之前基本上都是大字不识一个,连左右都分不清,却为了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不得不适应新的生活。

必须分清左右,不然工作就没办法做下去;学会了看时间,不然迟到会被扣钱;学会写和认自己的名字,不然发工资、发加班费时容易被人忽悠。

工业区内,讲究的就是纪律性、组织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便是农民出身的人,进了工业区里“各单位”做工,很快就会被“同化”,成为一个合格的工人。

若有需要,将这些工人组织起来编成军队,成军速度可比农民兵快许多。

宇文温亲自练过兵,知道光是让目不识丁、左右不分的农民学会排队就很麻烦,而工人们的素质明显要比普通农民高。

他当然不是歧视农民,因为许多工人也是农民出身,但正是因为经历了“工场手工业”的洗礼,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这是宇文温乐于见到的结果,自己的规划渐渐变成现实,让宇文温的心情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