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逆水行周 米糕羊 3077 字 9个月前

但再难也得做,这就是宇文温的执念。

所以,他一方面鼓励工匠们想办法改进抽水机,一方面要弄出个大煤矿,为周边地区提供廉价并且充足的煤,只要做到这两点,推广事宜才能做下去。

至少,在煤矿所在地的周边地区、下游地区,做到这一点。

推广蒸汽抽水机,能灌溉更多的农田,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这对于极其重视粮食收入的朝廷来说,是巨大的诱惑。

那么,朝廷为了增产增收,修建一条听起来很厉害、实际上是鸡肋的叶宛漕渠,也不是不能接受。

叶宛漕渠一旦修成,那么叶宛道东西两端的广阔地区(荆襄、河南),获取较为廉价的燃煤就成了可能,那么在此基础上推广蒸汽抽水机,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听得这一番解释,大家总算明白宇文温的良苦用心,话题慢慢转到别处去了,而宇文温实际上没有把真实想法悉数说出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这么折腾,不是为了做煤老板,也不仅是为了推广蒸汽抽水机,而是另有所图。

煤的需求剧增,于是大量煤矿出现,而采矿过程中的透水问题,使得蒸汽抽水机出现。

蒸汽抽水机在不断地使用过程中,效率低下、耗煤量大的缺点引起广泛关注,于是有人开始不断改良蒸汽抽水机。

终于,有一位名为瓦特的工程师,成功改良了蒸汽抽水机。

只能用于矿山(煤矿)抽水的抽水蒸汽机,经过瓦特的改良,成了动力蒸汽机。

动力蒸汽机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历史。

这是宇文温所知道的历史进程,他自己没有能力实现抽水蒸汽机到动力蒸汽机的突破,所以,只能想办法让这个社会大规模开采煤矿,推广蒸汽抽水机,然后寄希望于有人能够实现突破。

瓦特改良蒸汽机,花了将近三十年,如果从现在开始,真要等上三十年,那也值得。

宇文温觉得,按着正确的科技发展轨迹来布局,肯定不会有错。

而叶宛漕渠的可行性不成问题,因为后世的南水北调工程,一样走的是这条线路,一样穿过方城垭口,所以肯定不会有错。

如果错了

错的不是我,是世界。

洛阳以南,伊水河畔,豳王宇文温及家眷在此秋游,在由步障围起来的营地里,王妃尉迟炽繁及侧室们带着儿女嬉戏,而在外围,宇文温则与部下狩猎。

打猎,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休闲活动,也是常见的社交活动,对于许多人来说,很容易上瘾,哪怕是天子也不例外,不过宇文温可不会这样。

他很忙,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忙,所以没多少时间去打猎消遣,在黄州时是这样,在亳州时是这样,如今坐镇洛阳,也是这样。

但宇文温不可能做“宅王”,自绝于部下,所以只要有空,他还是不吝于组织打猎,来个“众乐乐”。

洛阳即将开始考试选拔,主要官员们忙得团团转,没人有空陪着宇文温出游,所以今日和他一起打猎的人,都是虎林军的将士,还有王府卫队的成员。

大家跟随豳王十余年,自然熟得不能再熟,而历经十余年的征战沙场,弓马娴熟自然不在话下,不一会,人人满载而归。

趁着随从烧烤猎物的空闲时间,宇文温和部下们开始谈天说地,而话题很快就转到了传说中的叶宛漕渠上。

这件事,宇文温一开始就没有打算遮掩,如今他已命人献方案给丞相,所以消息已经传开,现在,田正月等将领就想知道:叶宛漕渠,真的要修么?

蒸汽抽水机使用成本那么高,如此一条倚重抽水机的漕渠,运营起来能否盈利?或者至少不会太亏?

对于这个疑问,宇文温的回答很干脆:“盈利?那怎么可能!”

“仅就叶宛漕渠来说,即便每日里通行的船队从早排到晚,收来的通行费,也就那样,这条漕渠的运营成本,依旧高到可以让朝廷吐血!”

“蒸汽抽水机,大家都是见过的,一开起来,消耗大量燃煤,如果只是抽水灌溉农田倒也罢了,拿来维持船闸运行,那不是烧煤,是烧流通券!”

宇文温又不是读书读傻的书呆子,抽水机能抽水不假,但拿来维持多级船闸运行,不要说现在的抽水机,就是后世用电的抽水机,只要一转起来,那电费就蹭蹭蹭往上暴涨。

多级船闸的水位调整,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靠船闸上游(上级船闸)放水,而不是用抽水机抽水,真要这么做,和烧流通券取暖没区别。

见着大王说叶宛漕渠就是赔钱货,田正月等人愈发迷惑起来:既如此,那为何还要修?

宇文温知道众人的疑惑,却反问:“大家觉得蒸汽抽水机是不是好东西?”

“大王,蒸汽抽水机当然是好东西,只是”田正月见识过蒸汽抽水机的威力,但他还是想不明白叶宛漕渠的作用。

“大王,荆州的粮食,用马车就能运往河南,何必大费周章,修一条漕渠呢?毕竟京城在长安,不在洛阳。”

说到这里,田正月忽然想到了什么,试探着问:“大王,莫非莫非要迁都?”

宇文温当即反驳:“想什么呢?长安新城正在营建,你说迁都可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