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只是山南地区,若是算上江州等临近地区,需求量还会更高,当然,这得需要书商想办法向各地族学、宗学推销黄州印刷的试卷。
书商手中的试卷,可是由二刘等经学名家定下的,既有试题也有标准答案,还搭配试题给出讲解,如此贴心的服务,谁会不动心?
此时的黄州西阳,是后世的湖北黄冈,而黄冈中学试卷,曾经在一个时期里是全国各地学校的抢手货,宇文温有信心依样画葫芦,在这个时代创出一条财路。
西阳出版的试题,有出题者的落款,而出题者可以从试卷销售中获得“分成”,销量越大,分成越多,出题者可以堂堂真正的赚钱,足不出户就让各地的学子考自己出的题目,名利双收的事情,谁不乐意?
对于书商来说,且不论官学,越来越多的私学(族学、宗学等)采用自己出版的教材和试卷,那就意味着薄利多销,单价再低,巨大的销量都能带来丰厚的利润。
书坊印书,需要大量纸张,这就为造纸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无数人从这样的“出售知识”活动中获益,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教育产业。
这样的产业需要雇佣大量的人手,让许多无地百姓得到养家糊口的机会,不是好事么?
宇文温的反问,让王頍无话可说,他大概明白什么是教育产业,也第一次知道原来教育可以这样花样经营,至于之前的疑问,宇文温也作了解答。
求学社尝试进行师范教育,单就求学社一方来说,要见到效果确实要花上十来年时间,但王頍的思维有局限性,因为宇文温可没打算让求学社吃独食。
还是以山南为例,数量超过三百的私学,以及有了具备教学经验的老师,那么只要想办法让其接受教学大纲,并且按着教学大纲的规划进行教学,那么“黄州教育”的推广速度就会很快。
老师也许有门户之见,但雇主却不会无视“名师指导”的机会,书商们只要说服身为雇主的宗主、族长,那么要推销教材就不困难。
而接受了教学大纲的私学老师,会不知不觉跟着这样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那么就是接受了间接的师范教育,而那些求学多年的学子,可以通过用黄州试题考试,测出自己的实力如何。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根据教学大纲来调整学习进度,都不会很困难,而只要能将黄州的试题答好,那么即便之前没有按照大纲来学习,一样具备了同等知识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