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左右逢源

逆水行周 米糕羊 1219 字 9个月前

两个要求,如果都能实现,那么陈国可以兵不血刃收复江州和广州,确保最基本的安全。

如果对方找借口不愿意让出江州、广州,只愿意提供粮食,那也不错,至少也能解决陈国的粮食问题,日后看情况,再软硬兼施要回江州、广州。

宇文氏要对付尉迟氏,按常理来说除非取得重大突破,否则不会轻易进攻陈国,那么在短期内,陈国即便没有收复江州、广州,也不会面临来自长江上游、南方广州海上的威胁。

又有了对方给的粮食,可以稳定军心,从容实施下一步行动,这一切只需要派使者去谈,不需要真的派兵西征。

与此同时,派出使者去江北见周国江南道行军元帅尉迟佑耆,见面的理由是要求对方释放被俘的陈国将士、官员及其家属。

当然这只是个幌子,实际是主动给予对方议和的机会,如今周国西阳王宇文温占了豫州悬瓠,尉迟佑耆大军的侧翼不稳,想来也有些头痛。

如果悬瓠这个溃疡解决不了,尉迟佑耆必然要考虑带兵北返,那么稳住江南陈军是必然选择,对方对此肯定有强烈的议和意愿。

但他必然不会答应让出淮南的要求。

所以,陈国也可以试着讨价还价:

两国休兵?可以,放还所有俘虏,你们“借出”一百万斛粮食,帮助陈国过冬总可以吧?

让陈军西进?可以,但是军粮不够,你们再“借出”一百万斛粮食,可以吧?

用一百万斛粮食,换得陈国休兵,这笔买卖,对于尉迟氏来说难道不值得考虑?

再用一百万斛粮食,换得陈军西进进攻宇文氏侧翼,这笔买卖,对于尉迟氏来说难道也不值得考虑?

粮食的数量要看谈判结果,粮食到手后,陈国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当年是周国先不要脸,陈国以牙还牙又怎么了?

“如此反复之举,朕日后会不会留下骂名?”陈叔宝开始纠结起来,施文庆见状献策:“官家,可以让人负责议和之事,事后怪不到官家这里。”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