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死不会死,程墨好不容易重活一世,可不想年轻轻的来个满门抄斩,连子孙后代都没留下。他笑道:“伯父说笑了,功劳是陛下的,匈奴在陛下一朝称臣纳贡。”
这么说也对。安国公瞪眼,恨铁不成钢道:“你呀!难道不想趁此机会,谋个国公当当?”
国公又如何,曹国公便是反面教材。只要简在帝心,不当国公也没什么。
安国公见程墨但笑不语,叹了口气,正要说什么,宫门开启,朝臣们纷纷下车列队,只得和程墨一同下车,排在勋贵的队列,进宫去了。
参见毕,刘询道:“今天人到的齐,想必众卿都猜到,今天朕要封赏征漠比的功臣。本来初一祭拜太庙时,朕就想封赏了,因为程卿离京度假,才耽搁至今。”
四条队列的人齐唰唰望向程墨,人人心想,皇帝情愿拖迟封赏,也要等程五郎回来,可见圣眷隆重。
乔洁、康成等受封功臣听皇帝亲口承认,因为等程墨才延迟封赏,心里激动,不是他们不受皇帝待见,而是程墨在皇帝心中,无人可比。
丙吉端端正正坐着,神色平静,他袖子里揣着请辞的奏折,准备辞了丞相之位,为程墨让路。
小陆子手捧诏书,大声朗读,历数程墨在征漠比时的功绩:……特封北安王。
宣室殿落针可闻,哪怕朝臣们有心理准备,也没想到刘询会封程墨为异姓王。很多人以为,程墨已为列侯,顶破天封国公就是皇恩浩荡了。公爵啊,为勋贵之首,一般都是开国皇帝才会封赏有大功之臣。
现在什么情况,程墨一下子封王?本朝自开国至今,只有跟随太祖打下江山的寥寥数人得以封王,还不得善终呢。
程墨也呆住了,他再三请辞,不要封赏,没想到最后却得以封王。刘询可真大方啊。
小陆子抑扬顿挫的声音在殿中回荡,乔洁得偿所愿,封淮阴侯,康成等四人皆封关内侯,由杂牌将军晋升四安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