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进悄悄溜过去,跟郡守说了两句话。
郡守回到公堂,一拍惊堂木,杀气腾腾道:“既然你们都说孩子是自家的,那本官就令你们争抢,谁抢到了,孩子归谁。”
两人妇人各执孩子一只小手腕,朝两个方向拉,孩子疼得哇哇大哭。
这时,少妇放开手,流泪道:“民妇有罪,孩子是这位大姐的。”
郡守一拍惊堂木,道:“你可知罪?”
少妇跪下道:“民妇知罪,只要这位大姐肯善待孩子,民妇愿受刑。”
中年妇人得意洋洋,一把抢过哭得直抽蓄的孩子,道:“早就跟你说了,孩子是我的,你偏要跟我抢,哼!”
围观党纷纷指责少妇冒认人子,太不应该。
郡守却把惊堂木一拍,一指中年妇人,道:“把这妇人拿下。”
中年妇人被拿,尤自喊冤。
郡守道:“如果你是孩子的母亲,怎会不为孩子着想?你们这样用力撕扯,岂不是把孩子扯成两半?”他亲自下堂扶起少妇,道:“你才是孩子真正的母亲啊。”
围观党回想刚才少妇先放手的样子,顿时恍然大悟。
中年妇人见瞒骗不过去,只好招供,承认见少妇一人带孩子逛市集,起了坏心,想抢她的孩子去卖。
结案后,周进和兄长随人群往外走,却被郡守叫住,道:“你小小年纪便如此聪明,长大后定然大有作为,不知是谁家的小郎君?”
郡守得知周进家里贫穷,便决定资助他读书。自此,周进不再随兄长上山砍柴,而是进私垫读书。如今院试在即,周进更加用功,希望能在这一次的考试中,取得参加童生的资格,自此平步青云。
至于骂人的女子,却是前年兄长娶进门的嫂嫂,嫌他不事生产,浪费粮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