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无语,这样也太明显了,这宅子属于三房的,将来不都是宅子留给老大,别的兄弟搬离,这让老大住个兄弟名字为名的宅子,心里能好受?
等听了太太所说,三老爷想想也是,再心疼小儿子,但也不能乱了纲常,就说要好好想想。
苏氏刚听下人来报说二房八奶奶生了儿子,忙拿着提起备好的礼去了二房,见李氏满脸放光,八爷在屋外兴奋的转圈,问给亲家报喜了没,八爷咧嘴点头说已经派人去了。
李氏生了儿子后放下心来,三个新媳妇同时进门,大房的七奶奶许氏前几天生了个小娘子,三房的九奶奶陶氏同样也是,她就怕也会生个女儿,二房和其他两房不同,最好头胎是个儿子,以后再生小娘子就无所谓,她也不会只疼儿子嫌弃女儿,可这头一胎生儿子才能让她在侯府好立足,所以生产完,李氏没觉得疲惫,精神反而是激动,看着怀里的小儿是怎么也看不够,还是老嬷嬷劝说才肯交给奶娘去抱。
但如今二房正常了,苏氏也欢喜,总比之前二老爷二太太一手折腾的情况强,可惜了四爷,自己孤零零的在怀山府的庙里当和尚,亲娘她自己作到家庙里去了,二老爷天天和个外面进来的妇人厮混,听闻是宋四送来的,府里看二老爷那样,也不再管他,八爷只是提供酒肉,让人服侍好父亲就行。
八爷人老实,能有如今的日子,他很满足,对媳妇李氏也敬重,亲眼见了生父嫡母这般模样,八爷对得之不易的新的生活很珍惜。
亲切慰问了侄媳妇,见李氏跟前除了侯府给的专门伺候月婆子的婆子,还有李氏娘家给的婆子,侯夫人和苏氏也没啥担心的,李家肯定会照顾好李氏。
苏氏看了李氏和八爷一对,觉得人就该如此,知足者常乐,要珍惜目前的生活,更何况这生活又不是差。
当初的二老爷和二太太就是不知足,非得和嫡出的攀比,他们也不想想,这是在谢府,换成别的,把庶出不当人看,他们哪能舒服滋润的过了二十多年?早就被打压排挤,有的庶房过的还不如得脸的下人体面,这样的情况有的事,可是二老爷二太太不去想那些,一味的盯着嫡出的大房和三房。
二太太娘家啥样她又不是没生活过,她也有亲兄弟在马府过活,马府虽然不是那恶毒人家,但和谢府相比,可没那么舒服,可她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做人又恶毒,才轮到这样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