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赔笑脸说了阵话就去了百合轩,苏氏见她走后,收起脸上的笑容,叹口气,当初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
老四平时看着笑眯眯,但是最挑剔,人又有洁癖,还有点强迫症,他院里的物件,怎么摆放不能乱动,常年的就这么放着,所以收拾新房,苏氏就让他自己规划,他将来要住的,他看着咋舒服咋弄,就是这个洁癖反而他不会让他的黄瓜公用,你说当他的媳妇多好,非得闹别扭,要是老四能纳妾,那么媳妇就守活寡去吧。
苏氏越想这个儿媳被教的傻了,脑子里不知想啥,都说嫁鸡随鸡,你非得按照你的心思来?更何况你的心思是对你没好处的。
头疼,苏氏还没处理过这等事,不知要怎么插手。想了想,算了,还是让小两口自己磨合吧,当婆婆的先没必要多干涉,婆婆毕竟不是亲娘。
老四这样的性子还不能直接问他,不然更糟。这四个儿子,老大随和老二木讷些,老四家鑫骨子里却有着和苏氏一样的执拗,真急眼反而不会说,自己在心里别扭,要说哪个像三老爷那样犟糊头,估计就是旻山了,和他爹一样,打着不走要拿个红萝卜哄着就走了,典型的顺毛驴。
苏氏知道,俩口子闹矛盾,最先旁人先别插手,不然就是吵得更加吵,冷战的越发冷战,越劝越钻牛角尖,非得闹给别人看似得。
老四也不是那不懂道理的人,就是那股倔犟,想说也得找好方法,不然就看他一根筋倔到底吧。
陶氏是一夜的忐忑,又恼心,不知是恼什么,通房她挑了个陪嫁里面容姣好的二等丫鬟,见她听了就欢喜的给自己磕头,陶氏心里又堵得慌,继而又正了心思,女子不该妒,该为夫婿安排才是贤妻,婆婆院里不一样有妾有庶子女?孝敬公婆、善待庶出,所以才能得了贤淑夫人的封号。
其实一个人要是给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借口,肯定能找到无数借口,陶氏自己觉得她是标准好媳妇模板,把祖母的教导拿出来劝解自己,亲娘说的话全都忽略,常年养在祖母膝下,她觉得跟祖母更亲近,母亲是个遥远的概念,自然认为祖母的道理才是为她好,再说,祖母给她请的女先生也是各府交口称赞的,教出来的弟子,到了婆家没一个不被婆家夸赞的。
陶氏一早就醒了,等月霞服侍完她,就问了昨夜九爷那如何,月霞也尴尬,只好说了丫鬟被九爷轰了出来,陶氏正拿着的擦手帕子掉了。
“九爷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