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苏氏和三老爷陪着二爷一起去了缘草堂,这孙子外出几个月回来总要给祖母请安。
太夫人见了二爷笑着招呼孙子坐下,还问道:“二孙子最近都没见着,是不是赔媳妇回娘家去了?我上回去看蹴鞠还想让你陪我去的,想想你要成天在府里带孩子,就没叫你去,让大孙子陪我去了。下回再去让你跟着去看看,总呆在府里不出门也是不行,这男人就得走出去,就是去玩乐也比守在内宅强。”
二爷一脸囧的表情,这是多没存在感的人呀,走了几个月,祖母愣是没问过自己,才不知道自己不在府里。
苏氏笑道:“母亲,老二去外地了,昨儿才回来,给母亲带了好些礼物,让刘婆子拿进来给你看看。”
刘婆子端了个盘子,上面都是些老年妇人可以带的头饰,有些还像具有那边少数民族风格的。
太夫人乐的哎呀哎呀的,“还记得给祖母礼物?这是去哪里里?去你外祖那了?西昌府好玩不?”苏氏也不给再解释了,老人爱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吧。
太夫人当场挑了个银子打制的一个头钗让刘婆子给她插上,还问儿媳好看不。
苏氏满口称赞,刘婆子也在一旁奉承,太夫人乐呵呵的拿出一个大封包,说道:“二孙子,辛苦了,出门还惦记给祖母买东西,接着,这是祖母给的,拿着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吧。”
二爷又一脸懵逼的接过来,到了谢坐回去。
太夫人自从宋舅舅要在寺里呆三年才能避过生命之忧后,太夫人就变了,以前很少给孙辈什么,拿她的话来说,都有父有母的,自然他们当爹娘的去给,她的东西还要贴补宋家去哪。
可如今变了个样,爱给人封包,前面还给了周六的,苏氏见了几回后都要相信那晚不是做戏,莫不成老侯爷真给她托啥话了。
太夫人还关心的问了问小孙子旻山,又说天冷了,她想去给寺里的弟弟送点东西,问三老爷有空去陪她一起去不?
三老爷说行,哪天去告诉一声,太夫人就高兴的说要带董表妹去,她还没去过盘云寺,想一起去烧烧香。
看见如此高兴的母亲,三老爷也是放心,回去后还嘱咐太太也拿点二爷带回的特产给董表妹,三老爷认为母亲的变化有董表妹的功劳在。
苏氏说道:“还用老爷嘱咐的?我一早就让春草都准备了,每房都有,明儿我回娘家一趟,也给我大嫂拿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