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也没在追问了,还想不知道自家二儿子会给自己起个什么书名的,叫莫言君?想到这,忍不住哈哈乐起来,三老爷现在对太太时不时的发笑也习惯了,还笑眯眯的问道:“太太又想到什么,说来听听?”
苏氏笑道:“我在想,老二的书面名字叫默言君好了”
三老爷道:“又胡说了,哪个敢称君的?”
苏氏暗吐舌头,又犯忌讳了,也不胡扯瞎想了,赶紧吃了饭。
苏氏越来越不把门的嘴,经常说些犯忌讳的话,幸好三老爷只是纠正下,并没瞪眼梗脖子的。
过了几天,五爷带着蔡先生的俩儿子来了,都是典型的岭南人的长相,黑瘦,眼眶深,大的还好,看着像个大人了,小儿子就跟童工似得,苏氏带着他们去了园子里,指着那苜蓿已经长出来的空地说道:“我就是想做几个大的玩具,放到这里,只给孩子玩耍的,只要结实不怕雨淋坏了就行”
说完把图纸给了五爷,五爷就看了下,又递给蔡先生大儿子,刚五爷介绍说大儿子叫蔡志高,小儿子叫蔡志学,看来蔡家老爷子对子孙的学业是真的期盼呀,名字都起的那么好学的。
儿童玩耍的,太复杂的也建不了,苏氏就画了滑滑梯,也没弄什么造型,还要让师傅来雕刻,费银子,干脆就是最简单的,梯子上去,两个滑梯,一个低点坡度缓点的,一个高些坡度陡些的,一个跷跷板,还有个木马转圈的,两个秋千,也是一个低些一个高些,又让五爷拿出之前想做打蛋器时弄的那个像横着的风扇的物件,照着那个做个大点的,到时让孩子一边一个摇着玩。
反正怎么简单怎么来,就这几样就够儿子玩的了,又顺便让他们做些积木和简易房子结构可以搭建的,没什么难度的就行,糊弄孩子玩乐,又不想前世那样什么开发智力那些,苏氏觉得孩子小时玩乐就好,智商那是遗传和成长的结合,岁数那么小开发个毛呀。
图纸上标有大概尺寸,对于木匠来说,难度不高,蔡志高看了就说了几句,他官话不好,苏氏没听懂,五爷跟着蔡先生久了,估计还可以听懂些,就对母亲说大概一旬就可以做好,这个苏氏懂,就是十天可以做好,做很简单,估计是刷桐油晾干费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