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疯狂的夜晚(十一)

极品吴掌柜 陶人张 2152 字 9个月前

金台在双林寺僧的力推下,进京打擂,并在擂台上一拳打死了西夏国的武士黑风,被称为“天下拳王”。宋英宗加封金台为皇城殿上御教师,逢官高一级。金台谢过龙恩,即刻奉旨回家祭祖。回到义乌洋滩后,金台就把宋英宗所赏的十万两御银,全部捐助给了法惠禅院和双林寺。双林寺用金台所赠的御银,扩建了1200多间僧舍。金台还在洋滩市的南街尽头,造了一座金台石桥,桥南建了一座金台串心凉亭。因金台受宋英宗封赐是逢官高一级的皇城殿上御教师,因此后来凡来洋滩市或路过洋滩码头的文官到此必须下轿,武官到此必须要下马。

从那场擂台之后,金台开始了暴走模式,创下了七十二个擂台不败的空前记录,一双铁拳从南打到北,未逢敌手,也因此获得了“拳不过金”的称号。武林高手中只有金庸小说中的乔帮主能与之比肩了,我很怀疑金大侠就是以金台的平生嫁接到乔峰身上的,两人的背景还都在北宋中期,时间上很是巧合。

宋英宗病故后,由朝气蓬勃的宋神宗即位。为支持王安石变法,宋神宗遣金台为王安石护身保镖10多年之久,为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税法、保甲法等十大富国强兵新法立下了汗马功劳。王安石崇法,得知金台是双林寺俗家弟子出身,曾随金台到过双林寺,留有“东阳道中”诗篇为证。传说王安石家中的傅大士画像,就是王安石到双林寺时取回珍藏的。佛印和尚为其题像赞曰:道冠儒履释袈裟,和会三家作一家,忘却兜率天上路,双林痴坐待龙华。

注:佛印并不是《风流才子纪晓岚中》的那个和尚,而是另有其人,这佛印开始并不是一个和尚,他出身富有之家,和苏东坡一样喜欢寻欢作乐。根据一个荒唐故事,说他的生身之母也就是李定(李定之为后人所知,是他说了一句名言:“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这人没有考中科举,只是因为自乡间来京后,他向皇帝奏明青苗贷款法极受人民欢迎,于是被王安石指派为全权御史,后来弹劾过苏东坡,反正这人和吕惠卿劣迹昭彰,绝对不是什么好人)的母亲。显然他母亲是个放荡不羁的女人,曾出嫁三次,和三个丈夫各生过一个儿子,在当年是不可多见的。在皇帝对佛教徒赐予接见,以示对佛教抱有好感时,苏东坡就把此人推荐上去。佛印在皇帝驾前力陈对佛教的虔诚信仰。皇帝一看,此人颀长英俊,面容不俗,说他若肯出家为僧,慨允赐他一个度牒。佛印当时进退两难,只好答应出家。他在黄州时,常在一队仆从侍奉之下,乘骡出游,与出家苦修的生活相去十万八千里了。

佛印富有机智捷才,苏东坡在杭州,与佛印禅师最为要好,为莫逆之交,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斗智开玩笑,留下许多轶事趣闻。我这里只举一则小故事:笑傲“尸骨”。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题西林壁》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四目相对,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有人说这些故事是佛印自己后来杜撰出来的,因为这些逸事中总是说这位和尚斗智胜过了苏东坡这位诗人,至于真假,我觉得没必要深究,从这些小故事中足见佛印的机智谐趣,比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有味道多了。

闲话到此,凭借着这一系列夸张的战绩,金台在部队里也混得风生水起,曾跟徒弟周侗率军击退了辽人的大举入侵,还曾率军平定南方叛乱,被封为“平南王”,乔帮主不是最后也当过契丹的南院大王吗?金台后来所著的《金台拳谱》,依然流传至今,这本凝结了他毕生心血的武学秘籍,曾一度被奉为武林经典,被无数拳法大家所推崇。其中所包含的八卦拳、降妖拳和猴拳,动作严谨,杀伤力极大,完全是血与火铸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