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大蜀王又来了(三十二)

极品吴掌柜 陶人张 4432 字 9个月前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那些享受过安禄山奉承拍马、巴结贿赂的官员,回到朝廷以后,不断在唐玄宗面前夸赞安禄山,说他才能卓越,卓尔不凡,是个难得的人才,又为他只能做个小小的士卒感到惋惜,言外之意,自然是希望朝廷重用他。

唐玄宗早就对安禄山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好印象,又听到这么多从幽州回来的大臣异口同声地夸赞他,于是顺水推舟,开始一步步提拔安禄山。于是,借由契丹发家的安禄山开始平步青云,最终当上了平卢节度使。

这时候,可突于已经死了,阻午可汗是个和平主义者,他带领契丹部众重新投降唐朝,表示愿与唐王朝重修旧好,永结友谊。唐玄宗自然十分高兴,不仅赐阻午可汗汉名李怀秀,让他做松漠府都督,还封他为崇顺王,嫁了个公主给他。

阻午可汗过够了担惊受怕的生活,早就想过几年太平日子,唐王朝的回应让他感激涕零,一回家,他就奋发图强,带着族人全心全意搞发展,暂时将战争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可急坏了安禄山。契丹不惹是生非,他就没有用武之地,自然也就没法继续升官发财。可是,契丹人太平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死活就是不肯犯境侵扰,安禄山总不能写封信给阻午可汗,让他起兵造反吧?

这当然没有难倒安禄山。他思索良久,决定人为地激发契丹对唐王朝的不满。这一招果然奏效,在他不断派兵侵掠契丹以后,契丹人对唐王的信赖越来越少,不满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派人讲和,逐渐变成了带兵反击。

安禄山心花怒放,眼看契丹与唐王朝的战争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便狠了狠心,决定再下一剂狠药。

这天,安禄山在自己的府上摆下了鸿门宴,邀请平卢附近的契丹、奚族等族的首领和将士来参加宴会。在酒席上,他用药酒灌醉了这些首领和将士,把他们统统杀了,并把首领的头颅砍下来,派人送去朝廷报功。

对于安禄山这次的功劳,朝廷上下举朝欢腾,唐玄宗更是欣喜若狂,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不仅大肆赏赐安禄山,还称他是自己倚重的“安边长城”。安禄山一边谦虚地接受了唐玄宗的赏赐和夸赞,一边又趁机索要军饷和粮草,扩充自己的实力。此时唐玄宗龙颜大悦,对他的请求自然统统恩准了。

但契丹人却不干了,他们无法继续忍受唐王朝这种无休止的侵扰了,于是,阻午可汗和涅里杀了唐朝公主,发动了叛乱,举族投奔回纥。

安禄山一看形势不对,契丹不陪自己玩了,那自己凭借什么谋求政治利益?万一搞不好,皇帝觉得边境安定了,自己也没啥利用价值了,就来个兔死狗烹,那他安禄山辛辛苦苦奋斗大半辈子,绞尽脑汁地谄媚巧言,费尽心机地阴谋阳谋,岂不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禄山越想越不对,尤其看着契丹都懒得搭理他了,他知道自己的好日子要到头了,他纠结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在某天灵光一闪以后,安禄山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了叛乱,攻向洛阳。“安史之乱”从此揭开了序幕。

这是契丹始料不及的,他们想不到他们成就了安禄山,却也因此将大唐从强盛推向了衰落。

(阻午可汗一开始并不是“亲唐派”,而是心向突厥,所以上台以后,马上带着契丹族众投靠了突厥。

但是,此时欧亚草原上的回纥民族正在不断壮大,没过多久,回纥民族就灭掉了突厥,建立了回纥汗国。阻午可汗一看连突厥都被灭了,吓得心惊胆战,连忙举族投奔唐王朝。唐王朝并没有追究他之前的过错,而是封他为松漠府都督、崇顺王,并把静乐公主嫁给了他。

之后,阻午可汗很想太太平平过日子,同时努力发展壮大本民族,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安禄山,逼迫他再次叛唐。)

草原是一个缔造英雄的摇篮,然而,在过去的数百年里,契丹族始终没有诞生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能够带领契丹走向辉煌的英雄。于是,一个改变历史、改变契丹族现状的英雄应运而生了,他就是耶律阿保机。在他的努力下,一个延续两百多年的契丹帝国诞生了!在数代人的努力下,这个草原帝国迅速地壮大起来,并让南方政权俯首称臣,俨然成为草原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公元872年的一天,契丹族迭剌部耶律家族的一座帐篷里,霞光万丈,香气宜人,周围的妇女、嬷嬷忙得手忙脚乱,都在伺候即将分娩的那位孕妇。忽然,一声响亮的啼哭传来,接着耶律家族的当家主母抱出了一个体如三岁孩童的婴儿,这就是后来带领契丹不断壮大的耶律阿保机。

看到如此异象,再想起媳妇怀孕时做了太阳坠入怀中的胎梦,阿保机的奶奶真是又喜又恨。她知道,出生即有祥瑞之兆,表示这个孩子绝非寻常,长大后一定能够做出一番大成就。然而,考虑到当时的情况,她不免又生出无限担忧。

当时的契丹族内部,权力斗争极其剧烈,阿保机的爷爷、父亲和叔伯都已经卷入其中,整个家族每天都被紧张和担忧的雾霭笼罩,无时不刻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阿保机出生就如此与众不同,必然会让对手把他当作潜在的竞争对手,在他还没有自保能力的时候就先下手为强,将其铲除,以绝后患。经过一番慎重考虑之后,阿保机的奶奶决定把阿保机带在自己的身边,并涂黑了他的脸,藏在附近的毡帐里。

奶奶的预料果然没错。阿保机从一出生就显示出了超乎寻常的能力,出生没几天就会爬了,三个月就会走路。会说话以后,阿保机更是出人意料地自称有神人相护,甚至经常猜中还没发生的事情。

这时候的阿保机虽然只是一个黄口小儿,但所思所想所说,已经都是族内事务了。甚至连他担任契丹夷离堇的伯父,都常常找他讨论重要事情,征求他的意见。

等阿保机长大以后,更是卓尔不凡: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如炬,能够拉开一百五十公斤的大弓,而且机智勇敢,能骑善射,深受族人的拥护和信任。痕徳堇可汗见阿保机如此英勇善战,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把他调到自己身边,担任自己的亲兵卫队长——挞马狘沙里。

虽然挞马狘沙里只是一个小官,但阿保机却做得有声有色,并在此期间充分展现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先后带领部下降服大小二黄室韦、乌古部等几个部落,赢得了族人的一片好评。

转眼间,阿保机已经三十岁了,凭借非凡的才华和战功,阿保机被推举为迭剌部的夷离堇,掌握了部族的军事大权。这时,正值血气方刚的阿保机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建功立业,带领族人开拓一方更广阔的天空。

他不断带兵四处征战,接连攻破室韦、奚等部落,又南下进攻汉族聚居地,俘获了一些汉人和大量的粮食、牲畜等。胜利带来的丰厚战利品,在促使迭剌部经济实力和作战实力迅速提升的同时,也为阿保机树立了更多威信。

后来,阿保机如愿地继承了伯父的于越职位,独掌部落联盟的军政大权。这时候,虽然阿保机不是可汗,但对于靠武力征服而立足的草原民族而言,掌握了军政大权,就等于掌握了整个契丹联盟。可以说,这时候,阿保机已经是契丹实际上的老大了。

阿保机果然没有令族人失望,当上于越以后,他不断带兵攻伐周围部落,并开始向南发展势力,不仅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也使契丹民族的实力和威望大大提高。

渴望强盛的契丹人,深深地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想要成为草原霸主,必须要有一个像阿保机这样强大的领导人。

然而,回顾他们的联盟盟主痕徳堇可汗,实在让人汗颜得五体投地。他不仅仅是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继位以后毫无建树,而且还是个胆小如鼠的软弱之人,遇到事情不是以强有力的手段加以解决,而是首先被吓得屁滚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