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崇祯皇帝的思绪,就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上,怎么利用海兰珠提供的消息。或者是刚才的思路给了他提醒,又或者是这几天想得多,酝酿久了,竟然又被他想出了一招。
这个想法就不适合找太医院这边了,他想了想便点了魏木兰的图标,去和卢象升商量去了。
和崇祯皇帝图谋对方不一样,此时的皇太极,压根就顾不上怎么去应对崇祯皇帝。沈阳城内的谣言,有关他改国号,改族名,改帝制这些的谣言,对于他的威信伤害确实很大。
这个谣言,要说破的话,其实也简单,就是打几个胜仗,这个谣言就会不攻自破。可问题的关键是,大清目前的情况,怎么打胜仗?
皇太极真是愁啊,这种谣言没法解释的,他那个恨啊,到底是谁散布了这个谣言,他心中有数!可此时大清刚败,也经不起内乱,这种情况让他有点畏手畏脚!
无奈之下,他就又招了范文程过来讨论此事。就如今来说,有关这个谣言的事情,其实也就他这个汉人能放心地讨论下了。
范文程自然也听到了这个谣言,也知道极难应付。不过皇太极问他这事,他终归是要回答的,以维持他那智囊的地位。
沉思片刻后,范文程便对皇太极说道:“陛下,为今之计,微臣有上中下三策……”
他的话还没说完,听到他这话的皇太极,不由得胖脸出现惊喜之色,连忙问道:“范卿,速速说来,哪三策?不不不,就说上策,朕要上策即可!”
说实话,皇太极是有点急了,他也没想到,范文程竟然能想到上中下三策,实在是让他有点意外,就显得有点亟不可待了。
范文程见皇太极这样,心中不由得略微有点自傲,便学着先贤的样子,不急不忙地奏道:“陛下,奴才之上策,其实也是简单,只要我大清能结结实实地打他一个大胜仗,此谣言便不攻自破!”
一听这上策,皇太极顿时有点想打死他的冲动!
崇祯皇帝闻报,心中不由得感慨:看来建虏能崛起确实不是偶然。如果不是策略失误,让其打仗的话,要想真正剿灭,还是比较难的。
说起来也是,现在真的建虏,都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在以前的时候,他们胜仗多,败仗几乎没有,因此军中多是打惯了仗的老兵。对于这种军队,如果只是单纯战术上对战的话,输赢确实难说。
之前的盖州战事之所以胜得轻松,一是因为建虏对明军不了解,还用老旧印象对待;二是多次战役的结果迫使对方要速战速决。
看来以后打仗,还是要逼建虏用他们的短处来碰大明军队的长处!实在不行,也要让他们不得不进行决战,不要采用这种最让人烦的游击战。
崇祯皇帝想到这里,忽然心中一动,马上联想到了这几天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怎么利用海兰珠提供的问题!
他静静地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有了眉目,立刻下旨,让太医院院使前来觐见。
轮值太监高时月立刻派了个内侍前去传旨,不过心中还是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皇上召见太医院院使干嘛,好好地又没人生病!
没多久,太医院院使匆匆赶到,见礼完毕之后看看皇上,似乎气色很好,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于是,他也纳闷了。
崇祯皇帝倒是没让他们疑惑多久,马上就问他道:“朕想要一种有毒粮食,要求是吃了后不会立刻发作,过了一两个月左右再有不良反应,死人最好,不死残了也行。太医院这边,有没有办法做到?”
“……”太医院院使哑口无言,看着皇上发愣了。
“……”高时月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
“嗯?”崇祯皇帝见此,不由得稍微重地哼了一声,顿时把他们的魂都给唤了回来。
太医院院使有点惶恐地奏道:“陛下,不知要多少份量的这种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