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行路匆匆百事忙

南唐新世 禹贺千秋 1173 字 9个月前

李丛嘉心头暗笑:他之所以着急攻进蜀中,就是因为他的前世记忆中,四川贵州有许多硝石分布。他前世看过一则报道——重庆市黔江区石家镇石家社区居民在贺家洞寻找地下水抗旱救灾时,在洞中发现了一处大型“火药工坊遗址群”。

由此可见,黔江当地一定有硝石矿。李丛嘉让人查过相关资料,早在两汉时期,益州已经有了规模开采硫磺和硝石的能力。

只要找到大量硝石,加上从东瀛源源不断运来的硫磺,黑火药的数量满足开矿绰绰有余。

拍拍邵堂的肩膀,李丛嘉抬头望着天空:“手上有多少,先拿出来用一些。把数量掌握好,包括点火时间,一定不能伤到人……至于火药不足的问题,半个月就应该有眉目了!”

正说着,前方的水丘竽涛派人转了回来,报告说已经到了吴王台!

说起吴王台,其实是一处高耸的悬崖,迎面一个深洞,据说此地是三国时期吴王孙权造刀枪之地。看着临壁的斧痕刀印,李丛嘉不由慨叹。

几百年前,吴人就在此地发现了铁矿,唐时也有人挖掘。不过由于荆鄂等地不断被蛮人侵袭,官进蛮退,蛮进官退,反复争夺中许多矿山被废弃。加上现在科学技术不够发达,许多矿脉挖空边缘地带,就没有办法继续深入挖掘了!

“下面有溪水,再远处是森林,如果就地伐木冶炭,连原材料都解决了!”工匠们议论着,跟在李丛嘉身后解释着一切他关心的问题。

看着几个女人玩得很开心,李丛嘉心情也渐渐好起来:老工匠们对目前开矿炼铁的速度很满意,但在李丛嘉看来,简直太原始落后了!开山取矿,平炉炼铁,加上炼焦技术等互相支撑,每年的生铁数量应该是现在的几十倍才对。

厚植国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钢铁数量。在钢铁数量达到足够时,科学技术才有安身立命的场所。否则任你有千般妙计,没有足够的材料制造都是白搭!

李丛嘉遐思无限,盯着远方浮起的云气,看着山头的雪雾和一棵棵火红榛树,脸色渐渐凝重起来。

自己还有多长时间来厚植国本?不说南唐的形势变化,单是北方辽人的咄咄逼人,后周的加快战争步伐,一切都开始变快起来。如果自己不能用一两年时间稳固关中形势,麻烦就大了!

贾崇在鄂州根本没有停留,将鄱阳湖、洞庭湖水军直接合并,带着龙卫军押着兵器、粮食直奔江陵。在这位老将军看来,兵贵神速,越早进入川蜀之地,孟氏反应的时间越短,许多险隘之地越好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