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思绾脸色有些不对劲儿,好半天他才制止众人的议论声:“各位,咱们都是为大唐江山好,王爷是咱们的领头人,从后晋那会儿,大家就跟着王爷,可谓知根知底。王爷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清楚……可是最近的变化有些太突然……”
不用他再说下去了,做为文臣代表的卢照邻一拍案桌:“看一眼也好,万一有不妥,咱们也好迅速行动起来!毕竟崇训也不小了,从武关、蓝关返回京城也有一年了吧?文有成,武有艺……”
赵思绾咳嗽了一下,制止了他的随意发挥!虽然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大庭广众之下,作为臣下议论还健在的王爷和世子,显得有些唐突和孟浪了!
卢照邻却没有他那样的担心:文臣可不像武将,想什么说什么,只要不是真正造反,帝王虽然忌惮却也不会太在意!
议论之后,众臣决定,以周军攻打武关威逼蓝关为由头,召集大朝会——这种情况下只要李守贞没病倒在床,就必须参加!
李守贞会病吗?
当然不会!
严妃把消息告诉给冒充李守贞的郑爽,二人开始犯愁:如果称病不上朝,太医马上就会过来诊病!到时候女代男身,怎么可能不露馅?
郑爽已经半个多月未召太医诊查过身体,这本来已经让太医院不满意了——一般来讲,太医每三天就要给皇帝(现在李守贞相当于是皇帝)诊脉。现在“李守贞”一直拒绝太医们察看身体,让太医们已经心有疑云。
如果此时“李守贞”再闹病的话,太医们一定会蜂涌而至,什么理由都是挡不住的!
“见,反正已经见过好几次了,还怕他们识破不成?把遮掩体味的兰香点燃,将支撑腹部的绵球准备好……”
一时间整个宫中乱了起来,各种御用之物接二连三送到“大明宫”,数以百计的太监、宫娥奔行着,任“李守贞”和严蓉驱使。
终于,被一个太监搀扶的“李守贞”坐在了高高的锦榻之上,盯着三呼万岁的百余大臣,轻轻抬手:
“起来吧!我和大家交待的事情办的如何了?什么时候可以迁都蜀中?长安城这个四战之地本王可待得厌烦了!赵枢密,军队调动如何?粮草可准备充分?卢爱卿,和蜀中孟氏交涉如何?”
赵思绾一脸尴尬:他是直爽武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撒谎有些不自在!
倒是卢照邻一点担心都没有。他虽然不如历史上的“初唐四杰”卢照邻一样腹有诗书,却也算得上满腹经纶。微微一摇头,他抢先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