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玉被押解去了太原府,原定的粮草和兵马更是杳无踪迹。一时间,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杨家将陷入了困境之中。
就在杨业一面苦苦支撑,一面寻求更多办法之时,城外来了一个青衣道人。
他不知道怎么就进了城,直接找到了杨延朗。
看着道人饱满的额头和红润的脸色,杨延朗一下子就相信了他的话!
“您真是李平?据说您在大唐啊?怎么跋涉万水千山来到此地?”
道人正是李丛嘉最早认识的谋士之一,也是华山隐居的陈抟老祖的得意弟子之一。他忽然出现,一下子引起了满城北汉军队的关注。
不少上层将领都知道,杨业实际上是被大唐六殿下李煜说动了心思,才力主驻守雁门关狙辽人入关中的!近两个月血战,已经让大家吃尽了苦头!
很多人心中不无怨恨:杨业是北汉将领,怎么会听从大唐李煜小儿的指使?而且如此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杨业究竟得到了什么好处,才会如此心甘情愿?
民族大义、守土安邦?这些高调谁都会唱,但真正的情况如何呢?
许多人已经开始揣测杨业还能守几天,自己一行撤退到哪儿休养生息!现在,李平忽然出现,是不是预示着雁门关战斗即将结束?
李平盯着北方阴霾的天空,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情况既在预料之中,也出乎意料!一方面,辽人死磕雁门雄关,这是谁也没想到的!比之西进绕道千里相比,突破雁门关非常不划算,不知道辽人是怎么想的?”
杨业一声轻叹:“恐怕我们都想错了!辽人根本就是没带多少粮食,准备冲过雁门关,一路抢掠而行!但是,我们在雁门死守,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所以才会不断抢掠周围百姓……如果所料不错,辽人的粮食也不多了……”
李平点点头:“杨老将军猜测应该准确!正因如此,雁门关最艰难的时候即将到来!六殿下猜测汉国国内会纷扰不断,杨将军难以为继,特地派我来帮忙拖延时日……”
“李道长,你是说六殿下既无粮草更无援军?只凭你一张嘴,就能拖延十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