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出这句无耻之语的,正是船头站着的龙袍王者。他明显有些焦躁,语无伦次间显得底气不足。他正是三年前发动了岳、朗二州叛乱,与呆在长沙城的马楚皇帝争夺王位的马希萼。
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叛乱,马楚政权还能维持很多年。
这是一个小肚鸡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家伙。
在大唐攻击长沙城时,他的“功劳”不小:因为他带兵洗劫过这座城池,所以残破的城墙、兵少人慌,几乎无人防守——已经五十岁的马希萼强迫皇宫里的嫔妃们逃到了岳州。
尾随追击的唐军赶到岳州城时,这群混蛋竟然躲进了大山之中,将岳、朗二州拱手相送!也正是如此,二皇子李弘茂才兵不血刃地攻占了楚地!
但是,马希萼可不是省油的灯:他的策略一向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依托五溪蛮、山地夷族,用重金、女人、物资满足他们,更允许他们攻城之后四处烧杀抢掠,所以潭、岳、朗各州中西部的蛮族,成为他争夺政权的打手!
李丛嘉进驻岳州之前,这位王爷在此地作威作福,听说李丛嘉带兵到了,他一屁股就跑到了蛮地。后来听说李丛嘉只带了三千禁军(朗州还有一千水军),又来了精神头,准备将他一举歼灭!
朗州的蛮族下山动乱,其实也是他策划的,根本就是虚晃一枪,一百零八洞的生熟蛮几乎都被他跨越万水千山带到了岳州的平江县、岳阳县附近,准备突袭岳州城,活捉李丛嘉“换”回他的楚国!
打着美好算盘,这位王爷在君山上安营扎寨,不断打听着李丛嘉的动向。
岳州城官员领导的叛乱,与他密不可分——双方是互相利用:除了那位真心为民的左刺史未听他号令,其他官员准备在马希萼进城之前抢光全城富户,然后跑到长江以北,根本不准备陪着他等死。
这些官员心里很清楚:这位马王爷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又贪又色又无能!他要是进了城,以前答应的条件根本不会算数,所有人的财产都会进了他的腰包,成为他收买蛮族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