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丛嘉的表态,直接将十位“民意代表”推到了前台,他们十个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一件决定大唐国运的政策最初竟然是由他们手中萌芽的!
可以说,此时的他们,完全没有这份骄傲和自豪,而是忐忑不安:大地主家霸占的土地能要得回来吗?万一这个六殿下说话不算数,自己十人不得让那些大地主恨死?
可是看着身后那些百姓期盼的眼神,他们又无法退缩。
而且就算他们要退缩,李丛嘉也绝不会放过他们的!站在他们中间的那个文弱书生才二十出头,却眼神明亮,根本不容他们回家,直接带着他们和百姓去了城外,找一处客栈,买来吃食,挑灯夜战。
一家一家情况核对,一户一户问询。看着年轻文人笔走龙蛇,十个“民意代表”当中唯一的那个秀才眼睛都直了:
人家也是秀才,自己也是秀才,这水平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啊!
不提谢天带着这些人研究土地事宜,也不提陈贶连夜赶往朗州协助赵普稳定地方,单说李丛嘉,周旋在岳州这些官僚之中,一连三天吃吃喝喝,累得不行啦!
他本就不擅长这种醉生梦死的酒宴,现在携带着周娥皇一天赶好几场宴会。后来周娥皇实在不爱去了,马碧岑又冲上去!
吟诗作对,谈古论今,这些岳州本地文人也真有两下子,胡扯乱谈,倒让李丛嘉大开眼界:一方水土一方人,岳州文风极盛,文人风流成性,腹有诗书却没用到正地方!
谈论女人、自然美景、美酒佳肴,名句佳词一发不可收拾,滔滔不绝。
论及政事和天下形势,几乎无人可询。
直到第三天晚上杨汤司马作局,在岳阳楼宴请李丛嘉和新赶到的周仑、从朗州回来的刘破军、柳一凡等人,李丛嘉才算看到一位人才。
这位身穿县团练使服装的赤面壮汉,喝得酩酊大醉,在李丛嘉吟诗后站起来大声附和了一首《诉衷情》:“当年万里诛敌酋。纵马傲延州。心曲梦断何处?幽燕尚未收。山河碎,鬓欲秋,泪空流。李广难料,心拥天下,身未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