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人,有着远大的抱负、强健的体魄、宽广的心胸,更有着鹰隼一般的目光。
柴荣的嘱咐在耳边不断回荡:“褚同,大周强盛,只在三五年内。到时候鼎定天下,必然要先占蜀地,东击伪唐,一举荡平江淮,然后去伪汉,平吴越,最后才能北灭辽贼!当务之急,是了解各国军、民情况,知道他们的山川地理……”
褚同自告奋勇到南唐侦察地形,同时鼓动南唐大族向后周境内转移。以他的见识,深知南唐以水运为主,如果进攻南唐,从长江顺流直下,是最有效的路径。因此,他从鄂州开始,一路顺流而下,重要关隘、水军驻地,都反复观察。
这些州郡中的大族,他都主动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从春走到夏,又走到秋,随着对南唐的越来越了解,他心底越来越肯定:将来统一天下者,必然是后周,更准确地说,是柴荣领导下的后周。
看看那些自诩为大唐后裔的南唐皇室、看看那些贪得无厌的大唐官员,再看看那些只顾自己不管百姓死活的江南大族,褚同越来越鄙视脚下历史悠久的金陵城,恨不得一步离开,再不复重归来!
弯弯曲曲的山道上终于出现了一个白色的身影,他正是江南王氏大族的掌舵人王阳献。
看着镇定喝茶的褚同,王阳献一脸苦笑:“让褚兄弟多等了!家族长老会研究过,决定暂时不去北方,等时机成熟再派一支王氏血脉去北方经营!不过……”
褚同满脸的失望借着阳光的照射分外明显,看在王阳献的眼中又是一番滋味。他拱拱手:“我一共六个儿子,最小的在包裹之中。老三、老四上学,老大为官,只有老二现在布衣,我有意让他先去北方经营点小本买卖!”
褚同一摆手:“坐吧!阳献,你有何深意?”
“褚兄,现在金陵城乱套了!李煜那小儿,竟然鼓动太学、兴唐学院学生造反了,把整个京城堵塞得水泄不通!”
“造反,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