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密议北伐将军事

南唐新世 禹贺千秋 1143 字 9个月前

不说这计策能不能实施,单是其中的诡谲,就让人咋舌:边镐无论是争功还是陷害,一旦带去,相信其目的必然显露;那镇海节度使地界,正是大唐国最富裕的地方,百姓绝不会随着李金全叛变,他们的子弟兵更不会同意李金全叛变!

同时,将李金全的兵权直接改成虚职,“北上总指挥使”听起来很好,但实际上不能直接指挥任何一军,迟早会被架空的!

这就是明面上的阳谋!不过这里有一个巨大的隐患:李金全不可能谋反!

六殿下李煜凭什么确定他不会谋反?难道李煜有另一个消息渠道?

如此笃定对方不会谋反,那这个消息从何而来?李金全身边的何人是李丛嘉(或者说是皇帝陛下)的眼线?

好半天,宋齐丘轻声道:“陛下,北伐的事情还是放一放!万一咱们出兵太快,郭威将怒火撒到咱们头上就不好啦!”

李丛嘉撇撇嘴:“郭威如果真向咱们进攻,岂不腹背受敌?就算是他把咱们打回来,恐怕潼关以西丢得干干净净啦!”

众人无语。大家不是武将,对天下形势看得一清二楚,但真打起战争来,还得武将判断胜负概率。

好久,李璟挥手道:“去将贾崇叫来!不要惊动其他人!”

很快,贾崇赶来,他听众人讲述过程,已经惊讶莫名:“陛下,我已经接到李金全的传讯,正是请求我向陛下提议,调兵北上,他愿当前锋!”

所有人把目光都投向了李丛嘉:显然这位小皇子的判断来源于这个贾崇啊!想想也是,不出意外的话,他们是翁婿关系,不相信这位戎马一生的武将,还会相信他们这些文臣吗?

李丛嘉长出一口气:“不管怎么说,李金全的事情要解决掉!我的意见,他年纪不小了,擅长马上事,又精于兵法,可于兴唐学院教授马军!至于北伐一事,宜早不宜迟!”

李璟沉思良久,挥手道:“贾统军走一趟吧!你携圣旨前往,试探李金全心意。如其忠贞,定会前来京城。如果其意踌躇,就要考虑换个地方啦!如果发现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