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丛嘉站在李弘茂玉榻前时,他背上插满银针,脸正压在锦被中,笑容极为难看。
李丛嘉知道自己来的不是时候,问候几句,赶紧溜之大吉,直奔周府而去。
周宗,做为跟随李煜爷爷烈祖李昪的老臣子,其实此时年龄并不大,五十多岁,拈着长须,站在内门里,看着李丛嘉被人领了进来。
他拱手示意,前头带路,二人很快转到一处碧玉小亭里。
这可是纯粹的翠玉雕琢而成,柱、盖、脊之间转承接合,由十块颜色有细微差别的玉石制作,十分精妙地镶嵌在一处,如栩如生。
真是奢侈啊!这么大块美玉,如果留传到后世,恐怕会超过十亿人民币吧?
一面猜测和羡慕着,李丛嘉一面迎接着这个老者的审视!
“殿下那首词叫什么名字?”
突出其来的问题,竟然直接问起李丛嘉在长江边上顺嘴改编的《沁园春长江》,让李丛嘉有些措手不及,猜不准这老头会不会让自己再当场做一首?
他摇头:“一时戏作,也是被冯季昌逼急了,加上被令女小小年纪忧国忧民情怀所感染,才脱口而出的,还没想名字呢!”
周宗长捋前胸胡须,轻轻颌首:“娥皇所作,是我由江淮报奏之事引起的伤感之作,她稍饰修改,所以显得文不对题,殿下不要见笑!至于你所作之词,体例上是词牌‘沁园春’,我南唐之地还真是第一次听人用此词牌做词。”
“那就叫‘沁园春长江’吧?”
“可以,你的词,当然你命名字!近期我将会把它收录到唐诗之中,让它名传千古!”说到这儿,周宗转身轻拍三掌。
不明所以的李丛嘉放眼看去,周娥皇提着一纸卷轴,正缓缓走来。
“这卷轴写了你的这首词,是小女记忆下来的!既然你命名了,不如填上可好?”
李丛嘉微微一乐:这老头是要考较自己的字啊!
从盛唐以来,人如其字。观字知人,是许多长者考察未曾谋面的晚辈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