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次行动,如果成功则会转危为安,如果失败……
马赫迪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失败,身为大食王子的他生性骄傲,无论波斯人、罗马人都要匍匐在大食的脚下瑟瑟发抖,来自东方的那些自称唐人的矮子,怎么可能击败自己呢?
军令下达以后,马赫迪不再坐镇指挥,而是带着自己的禁卫加入了冲击的人群中。
唐朝虽然有三千骑兵援军,但两只拳头再硬,也未必是四个拳头的对手,他现在就要压上自己所有的拳头,做出最后一击。
与此同时,刚刚松了一口气的秦晋骤然又感觉到压力增大。
他不是很清楚大食人为什么忽然有种孤注一掷的势头,可最终还是果断的决定,所有人撤离此地,不再与大食人硬撼。
凭借敏锐的战场直觉,秦晋感到整个战场一定出现了变化,不是有利于大食人,便是有利于唐朝。
不论出现那种情况,丞相纛旗继续坚守此地,吸引敌人主力的意义都不大了。
倒不如趁着大食人短暂撤围的机会,在吐蕃骑兵的护卫下主动撤离。
于是乎,大唐丞相的纛旗终于动了,又慢变快,开始向南方运动。
马赫迪见状,更是难以遏制心头怒火,自己攒足了力气准备强攻,对方却不配合,轻飘飘的撤走了。
这叫马赫迪如何能忍,再度下令,全军紧随追击,切莫让那面令人恶心的旗帜脱离己方攻击范围。
但是,吐蕃骑兵又怎么能让他如愿呢?这支生来为战斗的军队尽管只有三千人,却分作左右两路对上万大食军主动发起了冲击袭扰,以迟滞他们的攻击速度。
大食人经过近一天的恶战,不论军心士气还是体力都已经到了低谷,再加上数次混战以后,各部分散开来,短时间难以有效的聚集在一起,是以竟被生生的挡住了去路……
大食人潮水一样的涌过来,大唐丞相的纛旗依旧伫立不倒,在所有人看来,这是个奇迹,每每纛旗即将倾覆之时,便会有一支奇兵杀了过来,解一时之急。
没有谁能知道,秦晋此刻的心境是如何起伏跌宕,自打西征以来,甚至包括在唐朝平叛的数年间,神武军从未遇到过这种命悬一线的激战,而且是大张旗鼓的野战。
众所周知,神武军最擅长的防守战,如此激进的打法还是第一次。
不过,唐朝既然要继续走扩张的道路,神武军便不能只局限于这样的防守战,必须迈出激进野战的第一步。
然则,秦晋又何曾想过,今日的代价却如此巨大,神武军的伤亡比例已经达到了罕见的三成。
来自于吐蕃的骑兵加入了战团,秦琰带着援兵及时赶到,秦晋算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但战局依旧不容乐观,三千吐蕃骑兵的加入只是稳住了阵脚,还不足以达到反攻的地步。
秦琰作为秦晋的家奴,其在短短数年间,成长极为迅猛,已经成了出镇一方的节帅。
此次神武军得以从容西征,也是吐蕃方面不再成为唐朝的威胁,而是成为了一支颇为恭顺的胁从力量。对吐火罗以及印度的用兵,都有吐蕃人的身影冲锋在前。
原本在计划中,吐蕃的兵马主要驻扎在吐火罗与印度交界的兴都库什山山脉处,可以随时策应各方,此地距离吐蕃本土的距离也十分之近,一旦高原有变,也能及时回援。
神武军主力在戈尔干与大食主力对峙了将近半月之后,秦晋为了以备万全,从吐火罗等地,相继调遣了一批骑兵。
其中,尤其以秦琰所部的吐蕃骑兵抵达最快。
这支新近加入的骑兵令大食王子马赫迪十分恼火,原本胜利在即,只要眨一眨眼的功夫,他就能将那面令人生厌的唐朝旗帜砍倒,可直到现在,那面旗帜仍旧在示威一样的飘荡着。
“阿里呢?阿里在睡觉吗?为什么到现在还没干掉那些土鼠?”
马赫迪很有些愤怒,阿里从来都是其手中的一支利刃,但凡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将他派上去,无不迎刃而解。
可现在,很长时间过去了,唐人在西北方的攻势依旧猛烈,而且本该被歼灭的唐朝丞相卫队竟然再一次的起死回生,一支蛮族骑兵成了他们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