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末日再疯狂

乱唐 五味酒 3396 字 11个月前

一个得不到天下承认的天子,只能是关起门来过家家的把戏而已。史思明要以一个百战老将和父亲的双重身份,来教育这个不孝的幼子,什么才是真正的君临天下。

代王终于醒了,胡天胡地,一夜宿醉,头疼欲裂。

“张先生呢?快请张先生来见我……”

早就有安排好的人回道:

“张先生昨夜大醉,现在尚未醒酒呢!”

史朝清恍然大悟一般拍了拍额头,笑道:

“对,对啊,张先生酒量不及我多矣,怎么就忘了呢,让他睡吧,好好睡到酒醒!”

闲来无事,史朝清终于惦记起了城防阵战的问题,准备好的军报一早就送到了处置公务的中堂,他看了几封之后,有些满意,也有些不满。

满意是以为防守依旧滴水不漏,城外的激战没有对城内造成任何威胁,不满则是仍旧没有弄清楚城外所谓的援军来自何方。

此时,史思明并不知道,朝野上下的重臣们已经在策划着为其准备登基大典了。重臣和将领遭到诛杀以后,见风使舵的朝臣们自然没有人会选择逆势而为。

几个十分活跃的大臣甚至上下串联,希望以联名尊请代王登基的方式以谋得个拥立功臣的位置。

很快,便有上百名大臣齐齐聚在一起,并一溜的跪在代王府外,劝进,以示忠心拥戴。

史朝清本来还想睡个回笼觉,忽然就听到府门外闹哄哄一片,不知道发生了何事,第一反应请张炎来见,第二反应则是以为发生了什么变故。实际上,经历过太子史朝义的反目以后,史朝清内心深处是有一种不安全感的,只是在懦弱性格的掩盖下,假装看不到而已。直到危机有如火烧上房了,才不得不正视问题。

这时,有宦官急惶惶跑了进来。

“殿下,殿下快出去看看吧,大臣们在,在外面跪了一片,要求请见殿下呢!”

史朝清只是亲王,原本没有资格被臣僚以殿下敬称,但既为监国,已经在地位上等同于太子,因而善于恭维巴结的臣僚奴婢们便以此来进行讨好。

闻言如此,史朝清慌了。

“百官因何如此啊?张先生呢,张先生来了吗?”

“奴,奴婢不知啊!”

马上又跑进来一名宦官,他则带来了更为详尽的消息。

“百官集体,集体劝进,请殿下登基称,称帝呢!这是百官的劝进表!”

“甚?”

史朝清傻眼了,稀里糊涂的接过了所谓的劝进表,草草看了几眼,果然是一封写的极为漂亮的劝进表,上面还密密麻麻的印着数不清的手印……

“为什么抓不住那个逆子?派去的军将呢,回来了没有?每人赏一百鞭子,抓不到就提着脑袋回来见朕!”

史思明愤怒的嘶吼着,部将都被吓的不敢出声,这位大燕天子在遭逢大变之前可不是这么喜怒无常。现如今,时而看似如常,时而又暴怒欲疯,就像换了个人一样。

这个时候,只有骆悦敢在史思明面前说几句实话。

“陛下息怒,十万乱兵四散逃窜,太子有心逃走,也未必一定能抓得住……”

“放屁,那逆子有心篡位,又为何不能成功?”

骆悦只得说道:

“陛下天命所归,太子自然不得成功!”

“天命?哈哈……”

史思明不屑的笑了,笑的有几分癫狂。

所谓天命,他早就已经不相信了,尤其是在经历了种种奇耻大辱之后,到现在他的额头上还烙着奴隶的印记呢,难道这就天命?天命现在于他而言只是放屁,而这天下也只有兵强马壮者得知。

骆悦不知道如何反驳了,事实上,他也完全没有反驳史思明的念头,只是想让这位渐显癫狂的大燕天子冷静下来。

终于,发泄了一阵之后的史思明渐渐平静了。

平静之后的史思明与刚刚就像换了一个人,显得睿智而又沉静。

“逆子逃也就逃了,遣两三千人沿路追缴就是,当务之急有两点,其一是收编溃兵,其二要尽快弄清楚朝清,朝清他究竟是什么态度!”

派出去与城内联络的使者几乎全部被城上的守军射杀,逃回来的十不存一。但也就是从逃回来的使者口中,对城上的守军有着各种情势不妙的描述。

守军将使者不问情由全部射杀,显然是出于授意的,而授意者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自然不言而明。

史思明是个残忍而又睿智的人,可惜在儿子面前接二连三的犯错,这一次,他也不肯相信,朝清已经变心了的假设。

骆悦认为,范阳城内本该有忠于史思明的曹敦坐镇,而曹敦是至死都不会背叛史思明的,现在城内疯狂的射杀使者,一定不是出自于曹敦的授意。他的推测还有一个根据,那就是范阳各门所飘荡的旗帜上,已经没有了曹敦的“曹”字。

城墙上的旗帜,有“裘”、“郑”、“张”等等,却独独没有“曹”,这说明什么?说明范阳城内的权力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绝不是史思明南下之前所规划的格局。

史思明也觉得纳闷。

“曹敦手握兵权,无人可及,朝清还很稚嫩,怎么可能轻易的将他制服呢?”

对此,骆悦还做了更加大胆的假设。

“如果代王也……”

骤然间,史思明如遭电击,马上就坚决的对这种假设予以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