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夏龙军团和皇家近卫军以及第6军总共17万人在卢森堡一带会合休整之后,一直等待欧洲其他反普联军对普鲁士王国发动进攻的机会,但眼见在此休整了近一个半月,普鲁士王国却丝毫没受多少影响,也丝毫没有从西线战场调走军队,这让拿破仑三世十分郁闷。虽然在这期间,听说了沙俄军队似乎在距离圣彼得堡不远的地方同普鲁士军队交战了一次,获得大捷,但似乎对面的普鲁士人并没有过多的惊慌,不但没撤退,还四处调集战备物资,一副准备即将大战的样子。
而且,英国那边似乎也只是派出海军袭扰普鲁士的沿海港口,不过普鲁士原本就没怎么发展沿岸港口和海军,严格来说是一个典型的陆军强国,这样的袭扰,对普鲁士影响并不大。
甚至连奥地利信誓旦旦地说要收复萨克森和巴伐利亚王国等,剪除这两个如今成为普鲁士王国领导的德意志联邦的左膀右臂,如今也没有丝毫消息和动静。
这些,都让拿破仑三世有些心中不安了。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但就算是这样的金融风暴,也并没有怎么引起欧洲巨大的震动,欧洲的普通百姓,似乎丝毫没怎么将这场橡胶股票事件放在心上,而只是局限于那些直接参与其中购买股票的人或者被深度牵连其中造成重大损失的人们,才有切肤之痛,深陷其中。
按理说这么大的事情,就算是没有牵涉其中,作为看客,也应当成为饭后茶资讨论的话题才对,但这个时候的欧洲民众的眼睛,都被另一件大事所吸引住了:一场席卷欧洲乃至世界的战役,因为中华帝国联合波斯与普鲁士王国的公开结盟,并公开宣布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宣战,而全面爆发了!
原本的整个欧洲,就围绕着对付普鲁士王国而显得纷乱无比:
北面,普鲁士的15万军队被沙俄军队和又重新投靠沙俄的2万名立陶宛叛军偷袭而击败,只剩下11万人,留守在普斯科夫一带,依靠普斯科夫湖和韦利卡亚河的天险据守着;芬兰的叛军已经因为沙俄答应他们的独立而采取中立政策,撤兵回去,忙于建设他们的芬兰大公国去了;而英国的2支强大的舰队封锁了整个波罗的海,并且帮助5万的丹麦大军攻占了大半个日德兰半岛,正磨刀霍霍准备将整个日德兰半岛全部收复,而普鲁士的军队则步步退守,采取以领土换时间的拖延政策,很明显,就算普鲁士军队众多,但训练有素的核心常备军就那么多,其他的预备役毕竟聚集的时间太短,而普鲁士陆军部则宁愿兵力不足,也要先多家训练,再派出来,也正因为如此,才会采取拖延时间的办法,争取多训练一个月算一个月。而已经趁机控制了整个波罗的海的英国舰队,在丹麦的重新组建起来的艘小军舰的带领下,继续往波罗的海内部进攻,先是占领了里加湾,再继续前进,终于来到了芬兰湾,将只有十余艘军舰的普鲁士皇家舰队封堵在圣彼得堡港内。
英国舰队向普鲁士舰队发起进攻,但没想到普鲁士舰队虽然只有十余艘军舰,却炮火犀利,每发炮弹又狠又准,而每艘军舰上的火炮门数虽然不多,但炮弹的发射速度和命中准度都高出英军军舰一大截,而且火炮命中之后的破坏力似乎也不太一样,很明显,普鲁士舰队虽然军舰数量和火炮门数没有英军舰队的多,但火炮的威力似乎并没有逊色多少。再加上普鲁士舰队躲藏在波罗的海最深处的圣彼得堡港湾内部,摆好了阵型不动,靠着海岸的遮挡,变成了一座座固定的炮台了。
而且,圣彼得堡的港湾两侧,原本的沙俄建了总共5处块炮台群,这个时候,圣彼得堡中还留守了四千多名普鲁士军队,早就在码头的炮台上准备好了,炮台的炮火和普鲁士军舰上的犀利炮火同时向闯进来的英国军舰开火,英国舰队本以为将这十余艘普鲁士军舰逼降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没想到这一疏忽,就吃了大亏,当即便损失了三艘军舰。幸好,英军舰队十分庞大,而且海军作战经验丰富,在舰队司令沉着冷静的指挥下,英军军舰不退反进,勇敢地利用移动和炮火密集的优势向圣彼得堡的炮台和普鲁士军舰发起轰击。
不过,沙俄修筑用来保卫首都的炮台异常地坚固,而普鲁士的军舰火力也很强劲,英军舰队无奈之下,只能朝无法躲避的普鲁士军舰射击。一下子,双方互有损伤起来,而且,因为炮台和普鲁士军舰的双重打击,英军的舰队损失更重一些。
英军舰队司令判断形势,知道自己就算将普鲁士舰队全部消灭,也会遭受惨重代价损失更多的英军军舰,实在是圣彼得堡的炮台太难进攻了。于是,他断然决定先行后退,转而要求沙俄军队从背后的陆地上进攻,等将圣彼得堡和岸上的炮台占领下来,再将港湾内的普鲁士舰队消灭,这样耗费的时间虽然长一些,但自身的损失也会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