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钢铁新政

其他看看还有什么钢铁工业的扶持方面,内阁自行想想,加快推出。

一个原则,钢铁产业不能完全按照圣肥厂的模式,不要求每个府都建钢铁厂,而是尽可能地兼顾分布均匀,做大做强,在大型铁矿产区、条件好的港口城市兴办超大型钢铁公司。

行了,就这么决定了。具体的,内阁拿个章程上来,给朕过目!”

听完冯云山的一番关于钢铁行业的见解,内阁5人纷纷暗自佩服,暗恨自己为何想不到如此周密而又可行的思路。这哪里是粗略地见解,简直是为中华帝国的钢铁行业铺设的通天大道的良方啊。

李鸿章拜服:“陛下真知灼见,鸿章佩服得五体投地。”

罗泽南等人也敬佩不已,他们可知道,最近皇帝一直和一帮不知道从哪儿搜罗来的技术工程师,其中还有不少洋人,兴办皇家科学院以及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说是只要这些东西和技术研发出来,将会带来中华帝国领先世界二十年!皇帝也因此根本没空管这些具体的事务,但即便是这样,在皇帝一听说大炼钢铁的事情之后,便立刻想到了如此对策,真乃神人也。

李鸿章只得连忙表示:“内阁将会秉承陛下的旨意,尽快出台钢铁新政,继续大力发展钢铁产业,同时结合其他产业并举,协调发展。”

“就像刚才陛下说的那样,大炼钢铁本身并没有错,李副总理的初衷也是好的。问题是我们内阁全体成员没有领会陛下的真正用意,以为提高铁水产量便是大炼钢铁。事实上,大炼钢铁大有可为,只是我们还不得其法而已!

相信以陛下的圣明,早就智珠在握,微臣等愚钝,还请陛下示下!”

果然,罗泽南这样一说,李鸿章难以置信地看向他。

李鸿章以为罗泽南就算不落井下石,也会直接说大炼钢铁的坏处等等,没想到竟然直接说还要推行大炼钢铁,还帮忙他揭过此时,将责任似乎让整个内阁成员一道抗下来,这无疑让李鸿章十分吃惊。而且,罗泽南说话十分漂亮,摸清了皇帝心思,直接让皇帝来定夺如何开展大炼钢铁。

冯云山不禁轻笑出声,指指罗泽南道:“罗爱卿,想不到你也如此滑头了。罢了罢了,朕便说说大概吧,具体还得你们内阁研究详细方案,否则朕要你们这些臣子何用?

继续推行大炼钢铁,加快帝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必须发展好了!不要再搞出类似的幺蛾子出来了!

朕听说这次的几个省发动了大量的民众,翻山越岭扫荡一般地寻找铁矿,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注意过的铁矿,甚至连乡下老农都知道铁矿的模样了。这一点很好,需要继续加强。并且,以此为契机,继续推行这个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现一批有开采价值的铁矿出来,并在其中挑选合适的进行有计划有规模地开采!

但冶炼钢铁还是有很强的技术性的,不是任何人都能随随便便地就炼出来了,就算炼出来了,也只是质量无法保证的铁水,还要投入数倍的人力物力,浪费大量的铁矿石和煤焦炭等原料。就比如杭州府的那个土法小高炉炼铁,同样炼出一吨铁水,成本至少是小型的钢铁厂正和钢铁厂的五倍以上,是马鞍山钢铁厂的七倍以上,甚至这些土法小高炉根本永远都炼不出钢材,铁水质量也很多严重不过关,还造成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