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大不列颠王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终结

没多久,一个惊人的消息在印度洋一带传开了。

中华帝国在宣布对世界第一强国大不列颠王国宣战之后,立即出动两支舰队和数支步兵师组成的征印远征军。两支舰队分开进攻,相继占领锡兰岛、马德拉斯管区沿岸和孟加拉管区的加尔各答城。

中华帝国远征军数万联合20万孟加拉叛军、缅甸军队一道,与驻守在加尔各答的8万驻印英军展开激战。

因为中华帝国两支舰队的强大火力,不但逼降英国东印度舰队,还将加尔各答城基本轰成废墟,造成大量英军士兵死伤,英军因此不敌。在败逃的路上,又遭遇中华帝国数个步兵师的伏击,加上20万孟加拉叛军的围攻,大不列颠驻印军队全线溃败。

英国驻印陆军指挥官科林坎贝尔上将因指挥失误而自尽身亡,孟加拉管区英军指挥官亨利中将率领15000士兵向孟加拉叛军和中华帝国的联军投降,而驻印度英军总参谋长罗伯特内皮尔少将也战死,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总督坎宁爵士率领仅剩的18000人坚持奋战,向冲出重围,无奈被叛徒出卖,两名步兵旅长杀害另一名坚持抵抗的步兵旅长发动叛乱,强行威逼坎宁爵士率领士兵向中华帝国投降。

加尔各答战役波及甚大。中华帝国的征印远征军联合孟加拉叛军和少量缅甸军队,一举全歼驻印的8万英军,至此,整个印度,除了孟加拉管区中部地区和马德拉斯管区南部少量地区两三千人的英军之外,已再无英军兵力。

此次,大不列颠王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终结。

而当这个消息一传开,孟加拉管区中部地区和马德拉斯管区的英军占领地区也开始爆发了叛乱,原本恭顺的印度王公开始组织兵力攻打仅仅只有少量兵力的当地英军驻兵,很快消灭了这些残余的英军势力,纷纷宣布自己的主权和独立,但即便如此,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印度王公纷纷准备派出使者,向加尔各答的韦俊以及中华帝国的皇帝朝贡。

与此同时,孟加拉人宣布在除了加尔各答四周50公里之外的孟加拉管区东部地区,组建一个独立的孟加拉苏丹国,并与缅甸王国一样,奉中华帝国为宗主国。而孟加拉管区的东北部地区的阿萨姆邦,以布拉马普特拉河为界,河的北岸,连同早就请表并入帝国本土的不丹王国一道,划归中华帝国的茜藏地区,而河的南岸,则划归出兵有功的缅甸王国。

ps:不水了,直接结束印度。

还没等坎宁细想,西面,又响起了零星的枪声。

很快,有探哨来报,说是敌军从西面追来,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孟加拉叛军和一些缅甸军队也开始从东南面出现了。而且,北面似乎也出现了枪炮声和喊杀声,似乎亨利中将率领的2万士兵与孟加拉叛军开始交火。

坎宁大惊。此刻,他已经不想着再击败叛军获胜了,而只是想着早些逃走,他连忙下令继续往东撤走,不过,总算还有点恻隐之心,让人将坎贝尔的尸体抬着带走。

一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英军总觉得敌军时刻都会从后面和侧面的树林里钻出来。两个小时之后,整个英军队伍来到加尔各答东面6英里的地方,人困马乏,又累又饿,连骑马的坎宁都累得再也动弹不得。无奈之下,只能暂时休整。

这个时候,坎宁开始思索自己的去路。

虽然手中还有4万英兵,但亨利中将那边,也不知道与孟加拉叛军怎么样了,就算是胜利,也会损失不少,因此,严格来说已经没有4万兵力了,坎宁手中只有这眼前的不到2万的兵力。而且,因为有一半是战场上败下来的逃兵,另一万人急急忙忙也没携带多少补给,特别是粮草,坚持不了多少天。

坎宁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该率领士兵往哪里走,他虽然也懂些军事,但并不擅长,如今所有的士兵都如同丧家之犬,人心惶惶之下,根本就没有一丝战意,而且在这热带山林之中,长途爬涉行军,没人愿意。

很快到了晚上,坎宁将营级以上军官叫到一边,召开会议商议该何去何从。

如今最大的军官就是三名步兵旅长。其中一名旅长明显特别有威信,直接道:“总督先生,我们应该立刻与亨利将军会合,然后集合在一起,再进行下一步的行动。我们唯一的选择便是拼力朝东北方向,那边的守军是孟加拉叛军,一来我们可以与亨利将军的部队会合,二来孟加拉叛军战力极弱,我们还能击溃他们,闯出重围。当然,还有另外一种选择,那便是我们向中华帝国求和,认输投降,放弃印度回欧洲。但如果你这么做,我会领着我的这支部队坚持抵抗到最后一人!”

坎宁苦笑,这名旅长还真是对大不列颠忠心耿耿。这名旅长说的先行与亨利一部会合,其实当初他也是这种想法,但又认为与亨利的部队一起的话,目标太大,补给消耗更多。因此,私心作祟让他想着直接先行逃离战场,而将亨利那两万士兵留在后面,拖延并吸引敌军。

他没有说话,将目光看向另外两名旅长。这两名旅长根本就没多少主见,唯唯诺诺地道:“我们听总督先生的命令。是战是降,悉听总督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