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纪泽直白而又大胆的话,让麦喀士惊呆了!尽管已经年过四十,但他还是一下便热血往头顶上冲,胸腔沸腾起来。
一方面,他有些惊异于曾纪泽的打算,要知道,他虽然写了《资本论》这样的著作,明确提出要唯有打破资产阶级的统治枷锁,建立无产阶级执掌政权的大同社会,但这只是在书里,或者说是在他的梦想里。他虽然坚信这个梦想必定能实现,但也认为那是许多年以后的事情,甚至在他的一生中,都不一定会看到,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他还没想过真的有这一天,会有大量的工人组织去暴力对抗政府。
但另一方面,他又有些无名的兴奋,沉寂已久的血液开始躁动起来。他甚至怀疑,自己先前不停在工人集会和运动中出面,大量演讲,在《工人时报》为各行业工人协会呐喊,帮助他们争取自己利益,都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
不过,他还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静下心情,稳重地问道:“曾站长,有把握吗?你知道的,我不想那帮工人兄弟们遭受无谓的牺牲。宪章运动之后,几次的工人协会与政府斗争,都是以失败流血收场。”
其实,麦喀士还有一点小心思,他因为收了中华帝国的大量资助,受到曾纪泽以及背后势力的照顾,不得已为特务司效力,但他还是不愿意自己和那些底层的工人们,成为中华帝国以及特务司手中的棋子。他担心这只是中华帝国授意特务司的伦敦站,通过自己在工人协会中的影响力,明知道不可能成功,还是煽动工人起来闹事,只是单纯通过搞乱英国本土来达到削弱英国的目的。这样的话,他不会忍心,不愿也不屑去做。
“麦喀士先生,能不能成功,我不敢保证,但我能保证的是,这绝对是二十多年来,最好的一次实现您和那些工人组织梦想的机会。”曾纪泽两眼平静地看着麦喀士,诚恳说道:“根据我们的情报,英国一共约15万陆军部队,除去此次派往印度及爱尔兰平叛的9万军队之外,还剩下6万来人,而印度和波斯、非洲苏伊士运河一带以及北美和新威尔士州等地也有不少海军和陆军驻守,算下来,大不列颠本土上英军陆军数量应该降低到4万人不到。就算加上那些平均年龄都在24岁的警察,大不列颠本土的警察不过4万人不到,薪水低廉,工作条件极差,每周七天每天15小时的工作时间,地位很低却要求甚严,他们本就心生不满,加上这些警察的大部分原本都是失业工人、穷苦的工匠等,加入警察不久,完全可以拉拢,不瞒麦喀士先生,伦敦周边的12万名警察当中,已经有将近4000名警察被我伦敦情报站所收买,其他各地的警察也有近五分之一接受我们的资助。”
麦喀士大吃一惊!他没想到,自己出任的伦敦情报站,将特务工作做到如此地步,不但将大不列颠本土的军队数量摸得清清楚楚,还将整个伦敦将近三分之一的警察不声不响地用金钱控制在手中。想想也是,以往那些盯梢监视自己的军警,不正是穷困潦倒透顶的模样么,被曾站长用钱收买反而成为自己的“私人保镖”一般,而即便是自己,不也是被对方“雇佣”为伦敦特务情报站的副站长么?
如此一分析,麦喀士还真觉得这是实现工人协会掌握政权的最佳时机了。想到这里,他一咬牙,道:“既然如此,麦喀士便听从曾站长的调遣!”
卡尔麦喀士最近的生活十分的精彩,他从来没有如此振奋过。
最近的这段日子,他已经不仅仅是对目前的生活有些满意了,而是狂热地爱上了如今的生活状态。他感觉自己前所未有地接近自己的理想,他很想看到能不能将自己的预测和研究投入在这现实之中,将梦想变为现实,哪怕只是其中的初期,第一步。
五个月前,普鲁士王国驻英大使亲自上门拜访,对他以往遭受的委屈和不公对待进行道歉,并将恢复给他的普鲁士国籍交给了他,邀请他返回普鲁士生活与居住。不过,麦喀士虽然很是高兴,但没有答应下来,他只是让妻子燕妮和孩子们返回普鲁士,而他则继续留在伦敦,完成他的使命——特务司驻伦敦站副站长。
事实上,这是他主动要求的。
如今的他,不但是《工人时报》的主编卡尔麦喀士,还是《纽约每日论坛报》的特约记者,而另外,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以前的伦敦码头工人联合会和伦敦鞋匠工会的名誉会长,如今以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为基础的全世界的“国际工人协会”的主席。
从当选为“国际工人协会”的主席开始,他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英国工人运动之中。在与那些工人越来越多的接触过程中,麦喀士发现,当初十来年前的宪章运动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宪章派的所谓工人们内部从运动一开始就存在着严重分歧,以洛维特为首的“道义派”主张用和平宣传的手段,与英国政府进行谈判,争取政治权利;而以奥康纳为首的“暴力派”主张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英国政府,争取普选权。这两者,却随着运动的高涨和衰落,先后脱离宪章运动,成为改良主义者,甚至连暴力派的奥康纳也只是嘴上说说暴力,实际上却是妥协分子。
麦喀士和他的挚友弗里德里希冯讨论过,最终认为宪章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这是一场运动,而不是有斗争纲领的革命行动,没有一个明确的政党作为指挥者,整个十多年的运动之中,没有有力的组织,工人之间意识薄弱并且涣散。宪章运动的主体,包括领导人,思想其实非常的不成熟,对政府抱有太多的幻想,只是打算改良。最后,麦喀士通过对宪章运动的研究,又经过对政治、哲学、经济、社会等领域进行一系列广泛的深入分析研究,最终认识到,只有暴力砸破资本主义政权,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模式,实现工人的普选权,建立以工人为主的政权。
他将原本就写好初稿的《资本论》重新修改,最终定稿,于今年的年初,在《工人时报》和《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
《资本论》一书,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在这部书中,麦喀士通过大量事实,详细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揭穿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秘密”,暴露了资本主义残酷剥削英国工人的丑恶本质,也指出了工人阶级之所以极其贫困的原因。
《资本论》一共六章,分为6期在报刊上专栏发表,靠着《工人时报》和《纽约每日论坛报》的巨大发行量,一时间,整个英国和美国北方的下层工人们广为流传,引起了巨大的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