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报纸,冯云山直接便让报社提前做好准备,花了四天时间,印刷了五千份。然后,又是两天时间,便售卖一空。冯云山知道,其实还有很多离广州远的地方,没有买到。
不过,再多一些,他也没办法了。因为,报社的印刷厂印刷能力就那么大。
印刷厂是直接从襖门购买洋人的,运至广州,由副主编美国人卫三畏负责,采用的是手工铅活字印刷术。需要很长时间的提前准备,甚至出报的前5天,便要拿到稿子,开始人工排版。
因此,就算想加印,也最多加印到第四、五天,否则,便会影响下一期的报纸刊发。
冯云山了解后,让卫三畏和曾观澜一道,前往襖门,将襖门最大的那家印刷厂的比较先进的设备直接买下来,运至广州。
这是改用蒸汽机作为动力,又引入使用最为先进的自动铸排机、滚筒式平台铅印机等机器,将原来的手工印刷过渡到机器印刷,经过卫三畏的调试,印刷厂的效率一下提高了许多。
虽然在铅印的工序上,铅排熔铅、铸字、浇版等排版操作还是靠手工,但在印刷时的速度已经提升了许多。
原本的手工每天印刷一千五百份就已很勉强,这下,虽然同样还只是一套印刷机器,但一下提高到每天可以印刷七八千份。
于是,从第八期开始,《南方日报》一下子便印刷了八千份,而且在排版后的次日便完成了印刷任务。
圣王王府警务部人员得以有充足的时间,将报纸运送到讨虏军占领区各地。
一时间,《南方日报》开始在两广和糊南、福键、茳西等地区流行了起来。
甚至不少见面打招呼的读书人不再问哪里赏花赋诗,而是一句:“仁兄,这期的报纸你看过吗?嘿,你竟然没看,可惜啊,错过了精彩内容,为兄说些与你听听!”
不识字的人,也一大早跑到县里的日报分销点,看见谁面善的,买了报纸,便一窝蜂迎上去,央求道:“大老爷,别急着走啊,这期报纸上王府又有什么新的政策,读给我们听听。”
诸如此类的,于是,国人第一份创办报纸,《南方日报》彻底在中华讨虏军的占领区流行了起来。
……..
广州城外的南海县郊,一户普通农家小院内。
一名私塾先生看着手中的《南方日报》,高声念道:“五月下旬开始,太平天国西征军前部六千太平兵,开始围困南昌城……”
旁边的围坐着几人,却都是读书人模样,有几名秀才,甚至还有一名举人,均是一脸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