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大阿哥,您还是下城墙吧,这里交给奴才就好!”
“大阿哥放心,只要奴才没死,就绝不会让那些明人踏上城墙半步!”
旁边的清军将领们也纷纷劝道,毕竟豪格可是皇太极最疼爱的儿子,别说他有什么三长两短了,就是他被江宁军的火炮或是铅弹擦着碰着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事,他们这些人全都吃不了兜着走,还是赶紧将这位大爷送走,如此一来他们反倒能安心作战。
豪格如何不明白这些人的心意,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考虑。满清号称以武立国,身为皇太极的长子和皇太极不在时盛京的实际掌控着,如果他在这个时候丢下兵将下了城墙,安全倒是无恙了,但他的一世英名也就全毁了,这是骄傲的豪格所无法容忍的。
只见豪格一瞪眼,用决绝的语气道:“你们不用说了,我们满人从来就没有不战而退的勇士,也没有看到敌人就撤退的阿哥,纵然今日战死在城头我也不会下城墙的,今日谁若是敢再劝我下城墙便是我豪格的敌人!”
看到豪格如此坚决的语气,众人便知道豪格心意已决,谁若是再劝他下城墙那就是跟豪格过不去了。
杜度轻叹了口气,对一旁的几名戈什哈使了个颜色,这几名戈什哈默默的站到了豪格的周围,他们的作用就是充当豪格的肉盾,一旦有箭矢铅弹向豪格射来,他们便会第一时间挡在豪格的跟前,目的只有一个,绝不能让豪格伤者碰着。
随着阵阵的金鼓齐鸣声,一队队的江宁军将士们列队完毕,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战阵。一万五千名步卒结成了一个长方形方阵,两旁是五千名骑兵,在五千步卒的前面是一百多门火炮整齐的排放着,黑洞洞的炮口闪动着幽幽的寒光,
就在满清的军官们看得眼花缭乱的时候,一名略微肥胖的军官高高举起了右手的小红旗,只见他嘶声竭力的喊道:“全体预备……放!”
天启七年九月初一盛京南面大东门
一名身穿黄色铠甲,看起来约莫二十来岁,长得一脸粗豪的年轻将领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十数里处那颜面的军营脸上浮现出一片凝重之色。远处那一片片充斥着火红色的旗帜和铠甲在夕阳的照耀下泛出了一种奇异的光泽,让人忍不住生出一股震撼的感觉。
陪在这名年轻将领旁边穿着蓝色铠甲的正蓝旗旗主杜度忍不住说道:“大阿哥,您还是下去吧,虽然明军还没有攻城,但奴才可是听说了,明人有一种火铳能打到数百步开外,且准头极好,若是被他们察觉到您在这里那可就糟了。”
“是啊大哥,您还是下去吧,若是让明军认出来可就不好了,这里有奴才们看着就好。”旁边的几名将领也纷纷劝道。
这名年轻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奉命留守盛京的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豪格由于长相粗豪有些显老,加之留了一脸的络腮胡,所以今年虽然才十八岁,但看起来就象二十来岁似地。
看到身边的将领们纷纷劝自己,豪格有些恼怒的骂道:“你看看你们,一个个还象我大清国的勇士吗,明人还没攻城呢你们就劝我下去,等到明军真的攻城,我该怎么办,躲到床底下吗?我告诉你们,谁要是敢再劝我下去,我就对他不客气!”
看到豪格发了怒,众将们才不敢再劝。豪格从腰间拿出一个千里镜仔细的观察起来,当他从千里镜外看到那些熟悉的铠甲和旗帜时,眼中闪过了一丝混杂了仇恨、害怕以及无奈的神情。
良久,豪格才轻叹了一声说道:“杜度,你说父皇能及时赶来吗?”
杜度摇摇头:“臣不知道,但臣以为凭借咱们盛京的数千兵马和盛京城的高墙深壕,城外的江宁军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攻进来。”说完后,杜度又补充了一句:“至少坚守半个月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