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简陋的码头,其栈桥还是木制,一看就知道是临时过渡用的产物,而在这座临时码头的附近,大量的工人也是正在施工着,此地乃是上海码头公司的施工场地,他们准备在这里修建北岸码头,预计提供大小一共二十六个泊位,其中最大的泊位可以停靠长达百米的大型船只。
此地虽然如今看起来只是一片工地和几座临时的木制码头,不过以上海码头公司的施工能力来看,顶多三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初步成型,并且有一部分的码头可以使用,一年时间,基本上就能够把整个码头工程做完。
码头对于北岸开发区的重要性毋容置疑,因为北岸开发区临近黄浦江,在工商业的过程里,会有大量的船只运送各种货物进出。
不仅仅是北岸开发区,实际上整个上海都是如此,而且相当夸张,从商贸区到第一工业区的沿江地带,其实都是属于港口区。
依托着上海的庞大货运吞吐量,提供码头港口服务的上海码头公司,实力也是数一数二的,如今哪怕是不用依赖沿江地带的地产开发,光靠码头服务的收入,已经是能够维持该公司的生存了。
从北岸码头的简陋临时码头上岸后,陈立夫带着一群官员们坐上马车继续前进,所过之处依旧是一片工地。
最显眼的乃是各条道路的建设,为了满足工业区以后的庞大货运需求,北岸开发区的道路规划是非常的庞大的。
规划有两条南北主干道,五条东西主干道,清一色预计采用水泥硬化路面,同时马路的宽度都是达到了三十米以上,其中最大的主干道自然是属于沿江大道。
这条沿江大道,和商贸区、第一工业区等的沿江大道一样,将会是最为重要的主干道,其宽度达到了四十米,同样是采用水泥硬化路面,分为双向多车道,两边则是人行道。
中间还有绿化带隔离栏。
如果只看表面的,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这是后世的现代化公路。
但是如果实际深究的话,就会发现,这种马路采用的水泥还是比较少的,只是在表面铺设了一层水泥而已,而且里面没有钢筋,这种公路的强度和后世的公路是没法比的。
没办法,这年头水泥贵,钢筋更贵,铺路的时候用得太多,成本实在太昂贵了。
不过好在这年头的货运四轮马车载重量普遍只有一吨左右,只有极少一部分是超过一点五吨的,目前的这种水泥路面完全够用。
开发区内的交通建设,也是目前开发区最大的投资项目,不管是码头还是桥梁,又或者是水泥路,都是第一批的主要建设目标,因为交通才是后续开发的前提。
如今开发区内的道路施工,只是刚开始,还处于平整路面的阶段,所以到处都是尘土飞扬。
至于开发区内的其他建筑,基本上还没有开工,唯一正在开工的,那就是码头边上的北岸开发区衙门的办公楼了。
不过办公楼还没有建好,所以开发区衙门的官员们,目前都是在旁边的一片简易木房里办公的。
李轩对督察院那边呈送上来关于陈立夫的案件,仔细思量了一番后,就是留中不发了。
天子对折子留中不发,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的。
有时候是表达默许的意思,你们可以做,但是不代表朕同意了,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那么朕就要惩罚你们。
而有时候呢,则是为了保护某个臣子,尤其是像这一次弹劾陈立夫的折子,李轩用留中不发的举动,表明了,朕当做没看见,你们也别没事瞎折腾。
在李轩看来,陈立夫的问题不在于把土地贱卖,实际上也没贱卖,他也是认同陈立夫的观点,那就是不能拿开发成功后能够值多少钱去套用现在的价格,这样的话根本没法算。
李轩关注的是陈立夫的这一手,明显是属于土地财政的操作方式。
而土地财政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经济困难的时候,能够大幅度的增加财政收入,但坏处也是非常明显,这会刺激地价上涨,从而导致各行各业的成本同步上涨,影响经济发展,一个搞不好就会让经济越发展越倒退,而经济越来越不好,地方衙门就会越依赖土地财政,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当然了,在大唐帝国里,想要玩纯粹的土地财政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大唐王朝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
大唐帝国官方虽然掌控了大量的土地,但是在私人手里的土地还是占据大多数。
而且即便是官方掌控的土地,同样也是可以出售给私人的,而这种事大唐帝国一直都是在做,规模庞大的以租代购一直都是在施行,预期在宣平二十年的时候,就能够看见初步成效。
到时候,官府手里的可耕地面积,将会减少百分之七十以上,这些减少的可耕地,将会全部转化为无地、少地农民的土地。
只是上海那边,算得上是一个例外,官方在城区里所拥有的土地,大多都是建国初期就是提前征收的,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见的,哪怕是在金陵城也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金陵城里新开发的东城区、西城区以及南城区,官府虽然拥有其中一部分的地皮,但是不多,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依旧属于私人土地。
金陵城的新城区开发,乃是属于官方引导,民间配合开发,没有和上海那边一样,什么都是官方来搞,然后官方直接当房东。
当土地大部分都是属于私产的时候,那么土地的供应就不是当地衙门说了算,当无法在土地供应上行程彻底的垄断,那么土地财政这种事自然也就玩不下去了。
上海的特殊情况,让陈立夫有了玩土地财政的基础,而李轩考虑了一番后,觉得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大规模普及,因为其他城市里,官方手头上并没能掌控全部土地,根本就没有办法彻底垄断土地供应。
影响有限的情况下,李轩对陈立夫的动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陈立夫在不依靠上级财政,不依靠中央财政的支持下,能够自食其力把北岸开发区搞出来,那么就是大功一件。
李轩留中不发,下头的大臣们一个个也都是聪明人,立即就是明白了应该怎么处理这事了。
中央督察院直接给江南道督察院下发指示,让他们继续深入调查,但是暂缓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