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他不知道内情,但是也能够猜得出来,想要收复河套,陆军那边少说也要投入十几万大军作战。
北边的鞑靼人也不傻,他们也是能够感受到来自大唐帝国的庞大压力,他们的探子也是打探到了不同寻常,然后报告给俺答汗。
这也是最近几个月,甘肃、陕西、山西、河北,乃至辽西等地区在内,都有鞑靼人频繁活动的原因。
他们也不愿意坐以待毙,正在试图寻找方法破坏帝国的河套战略。
而甘肃作为和鞑靼人接触比较深,同时也是帝国在西北地区的桥头堡,自然也是鞑靼人打击的重点区域。
“也不知道第五军那边情况怎么样了,面对鞑靼人的侵袭会如何面对!”李远志有些担心第五军那边的情况。
他可不想因为军方的战败,然后让自己成为帝国第一个丢失疆土的封疆大臣!
而这个时候,他甚至都是有些怀疑,自己当初这么拼命竞争甘肃首任巡抚的选择是不是错了,去年年底,帝国对国内的数大军管区以及部分边疆省份进行了调整。
甘肃军管区,升级为甘肃省,设甘肃巡抚衙门,李远志就是担任了首任甘肃巡抚。
此外,原来庞大的辽东省也是被一分为二,新设立了辽西省。
此外其他的部分省的辖区也是有所调整,影响有大有小,不过新设的省份就只有甘肃省以及辽西省。
甘肃省的设立,其他很大的原因还是为了解决军政分离问题,以前的军管区模式下,军方的权力还是太大了,严重影响了帝国的军政分离这一项基本政治原则,所以才会出现撤销军管区,直接设省的情况。
但是甘肃即便是设省了,但是哪怕是李远志自己也是不得不承认,在这里,军务才是第一要务,民政事务说真的,就没多少。
李远志上任以来,发现自己所做的事情,其实大多数也是为军方服务,哪怕是大力主持的屯垦,主要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向军方提供军粮。
就连工商业经济的发展都是如此,甘肃省其实也是有工业的,什么工业?
国防工业!
西宁兵工厂的规模可不小!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欢迎你!
?宣平十四年八月,甘肃西宁,甘肃巡抚衙门内。
新任,同时也是首任甘肃巡抚李远志皱着眉看着手中的信件,这是第五军军部转交过来的公文,公文的内容很简单,说是北边的鞑靼人似乎有所异动,军方已经是加紧防备,同时也希望地方衙门能够配合好军方,做好民众疏散,物资储备工作。
在帝国军政分离的政治生态里,军方那边自然是不会把军事事务详细通报给巡抚衙门,但是甘肃这边情况是非常复杂的,而军方很多时候也是需要地方上的支持,所以双方的互动是比较多。
看着手中的军方送过来的公文,李远志皱着眉,这些鞑靼人又要有所动作了吗,这一次是想要入关劫掠物资,还是说想要突破长城封锁线,杀入青海等地,又或者是想要在甘肃这边对帝国施加压力,以减轻他们在河套地区所受到的庞大压力?
李远志虽然不是军事将领,但是身为帝国高官,更是被委以重任,担任新成立的甘肃省巡抚,此人自然不是什么普通的文官,见识和能力各方面都是相当出色的。
他很清楚,为了进一步压缩鞑靼人的空间,更是为了夺回河套地区,帝国在宣平十年开始,就已经是秘密展开了河套战略。
什么战略呢,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甚至都不是什么军事上的行动,而是通过移民蚕食,帝国沿着黄河两岸沿途修筑棱堡,建立移民点。
一开始,对面的那些鞑靼人还不觉得有什么,帝国在黄河两岸建立的棱堡规模都不大,而且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只有少量移民。
并且也不主动去袭击河套平原上的鞑靼人的部落,更何况,这一段的黄河到了冬天的时候是会结冰的,因此在鞑靼人看来,这种小规模的修建堡垒和殖民影响并不算太大,他们依旧可以来去自由。
但是,当一个个小型的棱堡修建起来之后,并依托这些城堡形成了一条稳固大约五十多公里的前出通道后,鞑靼人终于是意识到,大唐帝国是想要逐步蚕食河套地区,他们就开始紧张了起来。
河套地区的重要性毋容置疑,数千年来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必争之地,当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往往就能够控制该地区,但是一旦中原王朝衰弱了,那么北方的游牧民族就会控制这一地区。
甚至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各部落而言,这个地方也是彼此的竞争区域!
数千年来,河套地区的历史基本上就是战争的历史,各部落,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不断的进行厮杀,无数的将士们洒下的鲜血成为了滋润这一片土地的最佳养料。
大唐帝国试图收复河套的举动,让鞑靼人感受到了危机,所以也是开始出动兵力拔出这些小型的棱堡。
只不过之前,双方都还算比较克制,一方面是双方也算是达成了协议,大唐帝国还给俺答汗封了一个封号呢,双方也还保持着互市关系。
此外更加重要的是,前些年大唐帝国的重心是恢复民生,发展工商,对外扩张是保持了克制,而鞑靼人也是忙着打察哈尔,打瓦剌。
双方都有事忙着,这大规模的战争自然是打不起来,但是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却是相当的频繁。
然而今年开始,李远志却是知道,帝国已经是开始逐步改变北方政策,其主要诱因也不是说帝国已经是准备好了北伐,实际上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帝国高层的基调还是发展农业工商经济,强大自身为主,大规模的对外扩张,依旧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计划。
这从去年年底的财政预算支出分配里就看得出来,大量的财政支出依旧是集中在内政上,军费支出和宣平十三年依旧持平,但是帝国的财政收入一年一比一年多,相对的财政支出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但是军费的总数却是没有得到增加,这也就意味着,军费支出比例是逐年少量降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