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皇家的吃喝用度这些,那都还没算进去呢。
严格上来说,其实皇室一家这些年来,其实都没有花国库一文钱,吃喝用度基本上都是依靠皇室资产科提供的经费。
李轩自认为,他这个皇帝,已经是可以的了,花的都是私房钱,没动国库一文钱,甚至有时候还倒贴。
因此这种情况下,大唐王朝,是没有从内库里拨款的传统的,至于皇室的私房钱,也就是皇室资产科里的资金,有是有,但是说真的也没多少,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各种的固定资产,尤其是企业,活动资金是没多少的。
皇室资产科,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大型综合集团公司,公司的资产是多,但是流动资金其实也就那么几百万两银子左右,而一旦挪用了,都会直接影响到这个集团公司的运转。
这些活动资金,基本上是李轩最后的命根子,他也不允许皇室资产科挪用进行投资,也不搞成什么银行账户里的数字,就换成黄金存在皇宫里。
准备用来干嘛?
自然是准备在一旦有什么动乱发生后,作为近卫军的军费使用的。
这是用来保命的钱,因此哪怕是整个帝国的经济都崩溃了,李轩都不会动用这几百万两银子的黄金的。
内库没钱,皇室资产科的钱也是挪用不了,那么剩下唯一的可行方式就是发行国债了,而那些大臣们也是这么提议的。
支出预算方案里,他们提议发行两千万银子的国债,其中一千四百万用来填补支出预算的空缺,剩下六百万作为紧急备用资金。
李轩看完之后,直接嘀咕一声:“想得美!”
麻蛋,过去的每年都是财政赤字,每年都发行国债,以前是战争期间还好说,发行国债是没办法的事,现在财政收入越来越高了,而且也没有战争了,民生经济也是在逐步恢复,李轩却是不愿意再发行巨额国债了。
现在欠下的国债都有四千多万两银子了,每年还利息都得几百万两银子呢,再借的话,以后财政收入都不够还利息的。
顶多就是再发行一期国债,用来偿还到齐的国债本金,至于发行国债后用来其他支出,尤其是用来充当行政支出,李轩不准。
李轩直接否决了这份提案,然后是给出了一个限死的条件,八千六百万,超过一两银子都不行。
李轩是打定了注意,宣平十一年无论如何也要保持财政平衡,绝对不能再和以往一样财政赤字了,每年都是财政赤字,迟早有一天整个帝国的财政都要被赤字给拖死了。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前大唐帝国的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而在税收的政策保持恒定,大体变化不大的时候,基本上也能够从税收收入推断出来整个经济增长的幅度了。
对于目前的财政收入增加幅度,李轩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在没有大幅度增加税收比例的情况下,财政收入还能够保持这种增长幅度,那么说明经济的增速还是比较稳定而健康的。
不提经济增速的问题,财政部预算司,给出来的宣平十一年的财政预算收入是八千六百万两银子,如今军方和内阁的各部门,就是为了瓜分这八千六百万两银子而争论着。
这种争论,基本上每年年底都会发生一次,不管是李轩还是那些臣子们,都已经是习惯了,这吵着吵着,总会吵出一个结果来的。
如今李轩也是懒得管,反正大框架已经划定,等着他们把细节吵出来就行了!
一年一度的预算大戏,实际上在十二月初的时候就开始了,不过按照往年的管理,一般都是在十二月下旬,也就是春节之前会确定下来,这样才好制定明年的详细预算,因此到了十二月中旬的时候,臣子们的争吵就是越来越激烈了。
到了下旬,基本上那些御书房值班大臣们都已经是开始赤膊上阵了。
不过他们这几年也是知道李轩的脾气了,没敢再上一大堆的折子淹没李轩的办公桌,而是不断的召开御书房值班大臣会议,相互争论。
在争论中进行协商,妥协,利益交换。
如果他们和以往一样直接上预算折子,李轩连看都不看,直接留中不发,如果是直接找到李轩面圣谈论预算问题,李轩也是拒而不见。
如果是借着其他事情面圣的时候讨论预算问题,李轩都能直接摆一个黑脸直接赶人。
所以,如今他们也是没敢烦李轩,在大概的框架下进行内部协商,然后争取获得一个各方同意的方案呈递到李轩这边来。
宣平十年十二月二十七,这没几天都要过春节了,御书房的各大值班大臣们才算是做出了最终的预算分配方案,最后送到了李轩这边来。
李轩虽然不管小细节的问题,但是这预算大事总是要关注的,他要确保预算分配不会脱离自己定下的大框架。
什么是大框架,大框架就是军费预算要在两千万以上,但是不能超过三千万,具体多少,军方和内阁自己协商。
然后是内阁内部的预算分配,李轩在秋季的时候,就已经是敲定了其中好几项,比如说教育经费,今年的教育经费必须达到三百万两,这是一个底线,至于最后能超过三百万多少,那就要看礼部那边自己的能量了,给力一些就能够争取的多一些,不给力估计也就只能守住三百万这个底线了。
虽然李轩制定的教育政策,是精英教育政策,但是这种精英教育政策只局限在中高等教育,而基础教育的话,李轩是主张大规模普及的,李轩希望后续几年,地方上的小学教育能够再上一个台阶,而基础教育光靠地方士绅自己筹办,搞私塾也是很难大规模普及,而现有的官办小学还是太少,普遍一个县只有一所而已。
一个县只有一所官办小学,这是不妥当的,至少也要两所啊!
因此,基础教育经费是必须得到增加的!
之前统一战争期间,一切都为了战争而服务,教育经费可以说几乎为零,而宣平九年和宣平十年,又是把重点放在了恢复民生上,所以教育还是被落下了,而明年,李轩准备投入部分资金到基础教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