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陈立夫要面圣

山沟皇帝 雨天下雨 3543 字 9个月前

陈立夫当场并没有答应什么,但是也没有拒绝什么。

如今的陈立夫处境也不算太好,和谢一卫两个人其实都是半斤八九,而且他们两个人都和钱祧里以及宋阮高不对付,从这种情况来看,双方是天然的政治盟友。

但是!

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被谢一卫给卖了!

陈立夫可不相信,这个谢一卫能够从一个同知一路爬到金融司司长,靠的只是抗旱抗洪的作秀,而最近金融司的初步也是证明了,人家的手段厉害着呢。

更何况,官场这种事,即便是结盟之类的,那也不能说破啊,很容易就会被人说成是结党营私了。

但是考虑两天后,陈立夫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哪怕是他都不喜欢谢一卫这个人,但是他现在需要一个稳定的施政环境,做出政绩来。

而目前,只有谢一卫能够给他创造这种环境!

所以,两天后,陈立夫就是拿着一份证券事务的报告去找谢一卫做报告了!

看到陈立夫来做报告,并且详细的说了他对证券事务的各项整顿计划,谢一卫一边听一遍摸着胡须点头称是,连续说了三声好!

而事实也的确证明了,谢一卫这个人真的不一般,金融事务,他不懂!

但是他却是能够把陈立夫的这份证券改革报告,直接送到圣天子李轩的案头上!

数天后,陈立夫刚来到金融司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呢,谢一卫就是找到了他,然后道:“陈大人,你赶紧准备准备,中午跟我一起进宫面圣,圣天子要亲自听取证券事务的改革方案,我不懂这个,到时候你来做报告!”

“面圣?”听到这话,陈立夫都是惊呆了!

入仕多年,虽然他见过李轩好几次了,但是面圣做报告,这还真是破天荒头一次,哪怕以前担任巡查处这个位卑权重的职务时,都没能捞到这种机会。

而现在,竟然是有了这种机会!

惊喜过后,他再一次看了看谢一卫,心中暗道:“这个谢一卫不简单啊!”

以谢一卫的品级和政治地位而言,能够面圣做报告都是比较困难的,通常来说,圣天子是不会召见一个司长做报告的,大多都是直接找尚书、侍郎等。

而谢一卫,不仅仅能够得到圣天子的召见,更加关键的是,还能够把自己也带去!

当初陈立夫上的折子虽然没有明确说什么,但是谁都知道,这份折子直接影响到了圣天子做出抉择,那就是把钱祧里和宋阮高大骂了一顿,然后金融司才是平静了下来,最后才有了谢一卫入主金融司的事情。

说起来,谢一卫能够入主金融司,还是多亏了陈立夫的这道折子。

但是,绝对不能说是谢一卫和陈立夫就是一路人了。

陈立夫虽然佩服谢一卫入主金融司的一连串手段,但是并不代表他认同这样的方式。

谢一卫的这种方式,虽然看似把金融司给稳定了下来,但说话,这些勾心斗角的手段也只能是一时压制而已,对金融司的诸多矛盾并没有进行根本上的解决。

此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情况就是,谢一卫入主金融司后,除了收拢权力排除异己,也就没干其他事了,整个金融司的贪腐渎职现象依旧非常的严重,各方面的办事效率都是降低了不少,不少金融司的官员为了自保,都已经是有了多干一事不如少干一事的想法了。

这种情况下,金融司的情况自然是说不上好的!

陈立夫不知道谢一卫是怎么想的,但是陈立夫自己却是个想要做实事,做出成绩来,然后爬上去的人。

作为一个有野心的官员,陈立夫并不满足于和其他官员一样混日子,他还想要继续升官,还想要成为一部尚书,甚至是进入御书房呢。

这样混日子是他看不下去的。

因此金融司的其他事情他也是懒得管了,他只是管好证券事务,然后找到机会就调到地方去。

要想继续高升,甚至是成为一部尚书,没有主政地方的经验是不行的。

毕竟宋阮高这样的人整个大唐王朝也就一个,是不可能作为效仿的例子的。

然而这个谢一卫却是彷佛看懂了陈立夫的心思一样,不等陈立夫回答,就是继续道:“不过呢,我看陈兄你年岁也不大,想必是希望继续上进的,继续在京畿里任职对于其他人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对于陈兄而言恐怕就不是太好了!”

陈立夫并不知道谢一卫到底想要说什么,所以回话也是谨慎了一些:“那里,这升迁任免,自然有吏部的同僚们把握,我等身为帝国臣子,做好本分也就可以了,那里敢奢望太多!”

谢一卫道:“呵呵,陈兄不必太过拘谨,今天这里也没有外人,不怕陈兄笑话,对于这金融事务,我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啊,这上任金融司之后,谢某我整天都提心吊胆的啊,就是怕出了什么差错,最后辜负圣天子的看重,辜负天下黎民的期望啊!”

“而陈兄你就不一样了,你之前是税务巡察,虽然说税务巡察和金融工作有些区别,但是好歹也算是和银子打交道,不像我谢一卫,只会和一些乡下人打交道,你让我下乡走访,上河堤抗洪,下田地打水井之类,那勉强还能干,但是这金融一事,那是真不懂啊!”

听着谢一卫的话,陈立夫也是微微点头,这个谢一卫倒是没说错,自己在巡查处干的事,实际上和现在在金融司干的事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而谢一卫自己嘛,他倒是有些自谦了。

他最近也是了解过此人的履历,发现这个人屁事不懂还能够一路高升,除了勾心斗角的手段厉害之余,而且在地方为官的时候,做事的态度那叫一个诚恳。

在山东任职的时候,据传他为了了解辖区的详细情况,连续下乡走访一个多月,走遍了每一个村子。爆发旱灾的时候,以身作则,亲自带着一群官员们到田地里打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