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章 慧尘公主要出嫁

山沟皇帝 雨天下雨 3299 字 11个月前

而二甲和三甲这些新科士子们,二甲一般还是能够留京,通常都是进入各部担任比较重要的事务,也有可能进入督察院或者大法院,又或者是税部、巡警部等特殊机构,具体要看士子自己的意愿以及具体衙门里需不需要人,不是说你想去那里就去那里的。

而三甲嘛,基本都是先留在京师各衙门实习三个月,三个月后看情况授官,一般般的就送到各部衙门或者省、府级等地方衙门担任普通职务,而能力出色的,则是下方县镇锻炼。

是的,对于三甲进士而言,留京或者是去某个省城里任职,其实是非常差的选择,因为那样代表着,这辈子仕途就那样了。

而去县任职的的新科三甲进士,他们才是吏部重点培养的三甲进士,这些人一般下到县里后,担任某科科长,然后过渡到农林科科长或者是工商科科长。

这两个职务,在如今的大唐王朝官制体系里非常重要,因为这两个职务非常考验人,所以上司也是喜欢提拔这两个职务的人,如今大唐王朝的官员里头,有这么一种说法:想要主政一县,先去当农林科或者工商科的科长,有了这两个职务科长的经验后,你才能顺理成章的成为县令。

而有了县令的任职履历后,以后你才有更大的机会成为知州、知府!

而有主政一府的经验后,吏部才会把你列入布政使或巡抚的后备人选。

这一条路,几乎就是地方官员往上爬的最佳通道了。

当然了,极少人在京畿各部或者是在省级衙门里任职,也能爬得飞快,甚至都有可能成为一部侍郎!

但是这样的人是极少的!

而且即便是在京畿衙门了爬得飞快的人,哪怕是背后一群人推着他往上爬,但是碍于大唐王朝的官场规矩,他也得去地方,而且还是得去穷地方镀镀金。

除了税部、巡警、督察院等内部升迁的机构外,其他机构任职的普通文官,如果没有主政一方的经验,就想要跨过三品,成为从二品的侍郎或者是巡抚,在如今的大唐王朝是不可能的事。

在如今的大唐,最快的升官办法还是京畿待一段时间,外放一段时间,再调回京畿一段时间,如此反复的话,升官的速度就会跟火箭一样。

但是你又得注意了,不是每个人外放地方后,都能调回京畿的,更不是每个人调回京畿后,还能再一次外放地方的,对于很多官员而言,兴许一辈子都没这样的机会呢。

能够有这样机会的官员,那都是吏部那边挂了名字,被内定为重点培养的部堂储备官员,都是符合了五大条件的:年轻、有才华、有经验、有背景、忠君!

后面一条的忠君,略微解释就是:愿意为圣天子献上所有的忠诚!

慧尘公主即将出嫁一事,这事自然是非常重要的,前几年的时候,白太后一直都是对慧尘公主有所忽略,不管不问的,早年的时候就是放任这个十岁的小姑娘天天啃猪蹄,愣是把自个啃到了一百斤!

后来还是李轩看不下去,尼玛,这再让慧尘公主吃下去,这吨位就要突破两百斤!

所以早两年的时候,他才是让慧尘公主要注意减肥,没事少吃多跑,然后又是给她找来了女官,教她读书认字。

他都不知道以前的白太后以及李尔必怎么想的,自己作为他们的儿子,自幼就是开始读书,甚至都能够参加科举了,然而他的妹妹慧尘公主,却是大字不识。

而且很有意思的,不仅仅是他们家这样,相当多一部分的地主士绅家庭,哪怕是所谓的书香门第,里面的很多女孩子都是不识字的,儒家早已经是被朱程给玩坏,如今很多人都讲究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

不过庆幸的是,王文华他们倒也是知道李轩讨厌文盲,这些年他们往宫内送的各类秀女以及各类舞女之类的,基本都是认得字的,部分还是自幼受到了比较好的文化素养教育,琴棋书画都是精通。

而且这些书香门第出身的大家闺秀们,和同样自幼受到琴棋书画,顺带还有各类跳舞,床技培训的秦淮小姐姐们不一样,那些秦淮小姐姐们,顶多就是装一装大家闺秀,但骨子里,那股风尘气还是瞒不住的。

但是那些大家闺秀们,浑身上下都是透着本姑娘是大家闺秀,尔等穷书生有多远滚多远的气息!

李轩可不希望自己的妹妹,长大了还大字不识!

也不希望她体重越来越重,这倒不是说美不美观,会不会在新婚之夜压死新郎官的问题,而是说肥胖对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

虽然没啥感情,但李轩还是希望自己的这个妹妹能够过的健康,幸福!

可惜的是,慧尘公主的体重想要减下来,难度太大,她已经是用节食,也运动减肥了,但是她和白太后一样:喝水都长膘!

这如今也是十六岁了,体重依旧有一百五十多斤!

而体重嘛,这东西和身高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有一米八九之类的,一百五十多斤不算多重!

你要问慧尘公主的身高?嗯,这个不能说!

慧尘公主的身高,那是帝国机密,不能轻易外泄。

什么,你说她只有一米四?开什么玩笑,我们家慧尘公主明明有一米五五,个头高着呢!

慧尘要嫁人了,近期皇室一家都是为此而忙绿,虽然李家已经成为皇室了,但是也是没几年的事,白太后以及董皇后她们,都还是保留着众多民间的习俗,这嫁女嘛,自然是离不开诸多风俗的,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提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