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临金陵城

山沟皇帝 雨天下雨 3420 字 9个月前

王以旗率领的十万大军在建平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这个消息在当天就随着溃兵们传到了周边地区,然后如同接力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江南地区。

金陵城内,众多官员们是人心惶惶,不管是本地权贵还是外来的文官们,一个个都是担心受怕的,因为他们都知道,王以旗兵败之后,贼军很快就会来到金陵城了。

而凭借现在金陵城内的万余官军,怎么可能守得住金陵城!

人家王以旗十万精锐大军都被全歼了,这金陵城的万余官军能够挡得住贼军数万兵锋才于鬼了。

而且随着那些溃兵陆续抵达金陵城,更是把这种恐慌的情绪传遍了全城!

什么贼军远远不住十万,而是超过十万甚至二十万之类的,贼军有千斤重炮上千门以上,贼军士卒个个都是悍不畏死之类的,还有的说什么江南其他地方已经是闻风而降,杭州、苏州等地都已经是叛变投贼了。

总之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传言都有。

如果是以往王以旗还在金陵城的时候,早就强势弹压,把这些散发传言的人给一一砍头了,但是现在,王以旗自己都死了,而城内的其他官员一个个都是想着该如何保命之余,还要想着该如何向紫禁城汇报,推脱自己的责任,把责任都推到王以旗以及其他的人身上。

甚至还一度发生了兵乱,城内的其他官员联合了起来,把留守在金陵城的一个江南新军的副将给砍了,表面理由是这个副将想要叛变,但是实际上却是争权夺利。

大难临头了,城内的这些官员们还在争权夺利,推卸战败的责任。

当然了,他们争权夺利,也是因为他们在如何防守上出现了意见分歧,有的人想要弃城渡江,有的人想要逃亡江北的扬州,而有的人则是想要死守金陵。

而之前江南新军的那个副将,就是主张死守金陵城的那个人!

然后,他死了!

自从王以旗兵败身亡的消息传到金陵城后,城内的大量人都是开始逃出城,一开始还只是那些权贵的家眷子弟,因为权贵们能够最先得到消息。

再过来则是那些普通人,他们也是害怕遭到兵乱啊,想要躲避战争逃到外地去。

而有消息说贼军距离金陵城已经不是二十里的时候,就算是城内的那些官员们,也是开始大规模的用各种方法渡江了,尤其是没有守土之责的武将们,然后是那些金陵城本地的公侯贵族们。

至于城内的那些文官们,大部分因为守土有责而无法离开,也不敢离开,但是还是有人开始偷偷摸摸的混在出城的人群里逃命。

次日,贼军兵临城下并架炮攻城,守军不敌,随即举旗想要谈判。

李春景在城外接见了城内官员士绅派遣出来的使者,但是这个使者竟然是大言不惭的当着李春景的面一口一个伪唐,一口一个贼军,然后又说李春景大难临头之类的废话。

李春景一看,就知道这娃三国演义看多了,真当你自个有三寸不烂之舌啊,当即就是让卫兵把这人给砍了头,再把头颅送回城内,让城内的官员士绅们再派一个聪明人出城谈判,而且直接说了别再派这种傻叉过来了,不然来一个砍一个!

王以旗死了,他的大军溃败了!

十万大军除了战斗中的死伤者外,剩下的人一股脑的向后跑去,远远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溃兵,而后方,则是不断追击的第二军将士!

这一场追击战,足足持续了一天之久!

而在追击之中所杀伤的明军溃兵数量,还远远超过明军在阵前对战时死伤的人数。

而部队进行追击的时候,李春景也是得到了手下人的报告,说是他们拦截住了一小堆明军,不过这些明军士兵还带着一具尸体。

那尸体上穿着的官服让人一眼都能够认得出来,那是个大官,而且还是个超级大官,很快此人的身份就是被辨别了出来,真是明军统帅王以旗!

李春景得到报告后,当即道:“虽然此人打仗不怎么样,不过胆气却还是有的,厚葬之,别让人们说我们大唐王师不厚道忠勇之士。”

虽然各为其主,但是说实话,王以旗的这种胆气他还是有些佩服的,估计此人战前就知道此战必败吧,因为是个人都知道,大唐王师野外正面决战能力是各种战术里最强悍的,虽然双方兵力差距有些大,但是王以旗此战获胜的机会绝对不会超过一成!

要不然的话,李春景也不会费尽心思把王以旗的大军从金陵城逼出来了,为的就是这样一个野外正面决战的机会。

而王以旗虽然明明知道此战获胜的机会不大,但是他为了那渺茫的机会依旧率军出击,因为他不出来,下场同样不妙。

自从李春景率军东进,杀入宣城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是可以宣告江南之战的胜负了,战略上的巨大优势使得李春景不管是去杭州还是迎战王以旗的主力大军,都是稳赢的。

王以旗已经是没有了其他的选择,只能是率军出战,要不然的话,最后他只能困守金陵,但是江南繁华之地,同样是会落入大唐之手。

困守金陵,那已经是没有半点意义!

毕竟双方争夺的可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整个江南的归属。

追击战结束之后,李春景没有停留,而是率领部队继续向北,他要直奔金陵城,此去金陵城不过数天路程而已,走的快一些,完全可以乘机快速拿下金陵城。

同时他还派遣了第五步兵师继续南下,抢占杭州。

整个江南的局势,不敢说完全,但是基本已经是处于李春景的掌控之中了。

歼灭了这十万大军,整个江南已经是没有任何明军能够阻挡他的步伐!

这江南,已经是可以宣告纳入大唐统治之下了,而且因为打了这么一场大决战,避免了频繁的反复拉锯战,江南腹地并没有遭到太大的战争破坏,最大的保存了元气,而这,也是李春景所极力追求的。

毕竟大唐王朝要的江南,不是一片死地的江南,而是繁华江南!

要是打一场超大规模的拉锯战,把整个江南都给糟蹋了,那么这江南短时间内也是无法为大唐提供什么助力了。

第二军分兵之后,李春景也是在第二天收到了此战的大概伤亡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