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还担心李承鼎被霍彦威阻挡,在短时间内难以追上敌军主力;现在既然霍彦威根本就没有阻挡,想来要不了多久李承鼎就能追上梁军。
只听信使接着道:“大王,李将军还说,因为道路积雪的缘故,大军行军的度并不快,而且为了保存将士们的体力,他估计今天难以追上敌军,将会在明天上午追上敌军,地点大致在襄陵城西面十里到二十里左右的地方。”
“好,你喝点热水休息一下后,立即回去告诉李将军,就说孤会在明天上午之前赶到襄陵,到时候由他率先对敌军起进攻,孤会择机对敌军起突袭,一举奠定胜局!”杨渥满脸喜色的道。
“谨遵大王之命!”那信使连忙答道。
对于李承鼎的判断,杨渥还是有信心的;既然他说能在襄陵城西面十里到二十里的地方追上敌军,那杨渥就可以提前一步赶到那里等候战机。
到时候李承鼎率先动进攻,吸引敌军注意,而杨渥则率领骑兵隐藏在一旁随时动突击,再加上隐藏在敌军内部的康延孝,可以说明日一战几乎稳操胜券。
打了信使回去后,杨渥下令大军上马继续南行。
从考城到襄陵有近百里路程,虽然因为路上有积雪的缘故,骑兵行军的度受到一些影响,不过在当天下午杨渥还是成功抵达襄陵北面十多里的地方,并赶在当天天黑之前安下一处简易营寨,让将士们有一处相对温暖的地方可以躲避寒冷。
第二天一大早,杨渥便派出大群斥候向南打探情报,没过多久就有了现。
正如李承鼎预料的那样,敌军目前正在快行军,目前刚刚过了襄陵,并没有进城停留,直接向西而行;而李承鼎率领的吴军主力距离襄陵还有十多里路程。
十多里路程,这对吴军来说要不了多久就能追上,尤其是吴军的骑兵,更是随时都能赶上去缠住梁军。
到了这个时候,虽然段凝还在向西撤兵,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无法在追兵追上他们之前到达下一座城池。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在襄陵停留,毕竟一旦被吴军缠上,而北面杨渥率领的吴军又赶上来的话,梁军将毫无取胜希望,唯有尽可能向开封赶路才行。
所以段凝一面继续向西撤兵,一面也在暗自做好大战的准备,尤其是梁军中那三千精骑,更是随时保持着警惕,防止吴军突袭。
杨渥当即下令,让大军向南移动,绕到梁军的西面十多里,并且尽量隐藏行迹,不让梁军现;同时暗中派人前去通知李承鼎,告诉他自己现在的位置和做出的安排。
此时可以说万事俱备,只等李承鼎率先动进攻了。
过了襄陵继续向西行军十多里后,吴军已经全面逼上来,到了此时,即便是底层那些完全不知兵法的军官也明白,他们已经逃不掉了,一场大战即将生。
不用段凝下令,各部将领纷纷停下脚步,开始整顿阵列,为大战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各个将领开始赶到中军来,与段凝做最后的商议。
“虽然不知道霍彦威是怎么搞的,但如今敌军已经追上来了,他们咬得很紧,咱们不得不战。”段凝知道时间急迫,他简略的说了几句后,便开始做出安排。
目前梁军大军有六万余人,其中步兵就占了五万八千人,其余还有三千人的骑兵;而吴军方面,虽然不知道吴军的具体兵力是多少,不过想来应该不会过四万人。
所以在兵力上,梁军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不过战争的胜负从来都不只能看兵力,还要看士气、战意等众多方面的因素。
梁军兵力虽多,但一来久战兵疲,士气低落;二来大军正在撤兵途中,将士们归心正切,没多少战心;三来敌军有备而来,进退自如,而梁军却需要迅摆脱吴军的牵制,尽早赶回开封,否则可能被北面杨渥统领的吴军主力追上。
这几个问题对梁军来说都是非常致命的问题,所以即便梁军的兵力远比敌军要多,但段凝等将领心中却毫无胜算,反而一个个脸色惊疑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