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灾

南国江山 四国军棋 1642 字 7个月前

虽然杨渥很早就开始为旱灾做防备,但他还是有些低估了事态的严重程度。

从四月份起,一直到六月初,近两个月的时间内,整个江淮、两浙各州几乎没有下过雨,江西等地的情况要稍微好一些,但干旱也持续了一个多月。

长时间的没有降雨,导致各地河流都几乎枯竭,便是钱塘江等大河的水流量也下降不少,这就给农业灌溉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除了少数地区的农业种植因为当地水利设施健全而得以存留外,其他地区种植的庄稼几乎全部死绝。

更重要的是,虽然在六月初各地陆续有了一些降雨,但到了六月底,各地的降雨再次停止,接着又是持续二十多天的干旱。

这么严重的旱情立即就引起了杨渥等人的极大重视,骆知祥、杨信、徐善等六部大臣们一个个都受到杨渥委托,前往各地巡查旱情。

好在之前几年里各地的收成一直都不错,再加上吴国上下经过杨渥大力整顿后,财赋税收相对变得合理,百姓的负担相对较轻,所以家家户户靠着往年的余粮目前还能支持。

但若是旱情持续下去的话,必然会有一些底子较薄的家庭撑不住,最终成为灾民。

所以杨渥一面下令免除受灾各地百姓今年的农业税收,一面又下令各地若是出现灾民,必须就地予以安排接济,不得将其赶往他出。

杨渥可是知道,历史上许多时候出现灾民后,当地官府为了自己的政绩不受影响,往往会选择关闭城门,将灾民赶到别处去,或者任凭他们自生自灭。

但这样一来那些灾民活不下去,若是有人趁机挑拨,只怕立即就是遍地造反的局面。

杨渥自然不愿发生这样的情况,所以他宁可各地损失一些钱粮也要保证安稳。

五月中旬,池州地区因为颗粒无收,生存难以维续的灾民开始陆续涌入城中,好在池州刺史陈长官应对得力,他一面下令打开仓库赈济灾民,一面派人维持秩序,防止有人趁机闹事。

因为陈长官本人在当地的官声极好,有他出面,当地灾民的情绪都很稳定,没有表现出要造反的迹象。

继池州之后,宣州、歙州等地也陆续出现大量灾民,给当地造成巨大压力,那些地区的官府担心灾民趁机造反,夺取州县,所以只敢关闭城门,每天在城门口发放一些口粮来维持灾民的生存。

六月初,杨渥下令将在江淮、两浙等多地修建一系列的农田水利设施,以及一条连接睦州、婺州、处州、温州等地的驰道,以加强朝廷对那些相对偏远地区的管控力度。

为了完成这么大的工程,自然少不得要大量招募民工,而如今的大旱正好就提供了众多的劳动力。

当然,为了尽可能的保证安稳,不至于出现灾民用工过度,以至于被迫作乱的现象,杨渥亲自定下了这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用工标准,包括每天劳动的时间和给他们提供的食物数量,保证这些民工不仅吃得饱,而且还不至于没力气干活,甚至还有一定的余粮能够供应他们的老人孩子,不至于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此外,为了尽可能保证民工的安全,杨渥还规定,每天在最热的几个时辰里不得强迫民工劳动,以免出现大面积的中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