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劝降策分化青州营

三国之烽烟万里 冥九曲 2552 字 10个月前

“甘铃铛?竟然是你?”管亥恍然大悟,抱住了甘宁的臂膀。

甘宁也是笑道:“哈哈,老兄贵人多忘事呀!”

“不敢忘当年江上救命之恩!”管亥躬身施礼道。

当年管亥势单力薄,想着做些水上勾当贴补一下,谁知不精水战的他,反被江贼围困,全赖甘宁出手相救。只因这伙江贼冒充锦帆贼败坏了甘宁名声,甘宁苦苦追查,终于找到了他们,还顺手救了管亥。

二人一见如故,也算交情不浅。这也是为何甘宁能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既然大家都是熟人,也就不必见外了。张宁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把事情说的明明白白,管亥没有丝毫的犹豫便答应下来,不过,他打算留在青州营,以备与韩炜里应外合。

如此,管亥这里很顺利的拿了下来,只剩下了孙康所部。

孙康这里可绝非管亥那般简单。孙康与孙观初为陶谦部将,跟随陶谦讨伐黄巾立下战功,官拜徐州校尉,怎奈弟弟孙观内心并不看好朝廷,遂返回故里与结拜弟兄们占山为王过着杀富济贫的日子。

作为亲兄的孙康认为孙观从贼有辱家门,与其断绝了关系,将其从家谱上勾了姓名。

自从兄弟二人老死不相往来,后来陶谦与曹操交战,孙康败走,隐遁泰山,泰山贼知孙康是五岳将孙观的亲哥哥,便推举其为泰山贼首,孙康正值狼狈之时,无奈之下便从了泰山众贼。

虽然孙康接管了泰山贼,但依旧跟弟弟孙观老死不相往来,此次劝降,孙观可没有必成的把握。

五岳将齐聚一堂,商议凉王殿下指派的任务。

“二弟,你们一奶同胞的亲生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你怎能一口咬定此去会无功而返?”臧霸背负双手,来回踱步问道。

孙观满面愁容,说道:“唉……当年我欲离去,兄长不允,不出三言两语,我等便争执不休,随即大打出手,我还伤了兄长左臂,如今再去劝降,焉能成功啊?”

尹礼听罢,连连摆手,开口道:“二哥,你与孙家大哥之事,我等兄弟皆知。不过是因为落草为寇之故,孙家大哥以为你给祖上蒙羞罢了。而现如今我等弟兄都是朝廷分封的将军,已然不是当年的泰山贼寇,反倒孙家大哥他却接管了众家山寨……”

尹礼还没说完,臧霸便打断道:“三弟所言极是,咱们弟兄五个一起去见你大兄,陈述利害,让他弃暗投明!”

曹操的册封诏书以及魏公的衣物已然顺利送达。曹彰也一起被放了回来,曹操呢,也很守信用,点起兵马退出了济南。

韩炜率军进驻济南郡治东朝阳县,韩凉与诸葛亮立刻便拟定了各县县令名单呈报韩炜。

可曹操退是退了,却留于禁与青州营夹在济南与济北的历城,自己退往泰山郡。意思很明白,只放曹彰,而不放夏侯惇,这于禁的兵马便不能撤走。

又三日,程昱出使韩营,并说出了条件:以济北再换夏侯惇。

韩炜一听,遂说道:“仲德先生且回复魏公,孤明日便答复。”

程昱躬身施礼离开,便回复曹操去了。

“大王,曹阿瞒让于禁屯兵历城,完全没有和谈的诚意!为何不抓住程昱从而胁迫曹操。”甘宁看着程昱离去的背影,忿忿不平道。

这一句话,问出了主战派将领们的心声。

韩炜无奈一笑,言道:“和谈嘛!难免谈条件,有来有往便是了。他曹操想要夏侯惇,孤给他便是。只是……孤要把于禁跟青州营都留下!”

说完,韩炜眼中放光,满脸贪婪的神色。

臧霸与张宁的到来,预示着青州营的解体,而于禁怕是要被韩炜麾下的大将们合围生擒。

先说说青州营的武将体系,在于禁没有调任青州营以前,青州营有两员大将,分别是管亥与孙康,管亥是当年青州黄巾的渠帅,孙康是臧霸麾下四岳将孙观的兄长,这两拨人可谓水火不容。

从当年开始便摩擦不断,又是抢地盘,又是搏命厮杀,闹得不可开交。直到曹操的出现,将双方统统收拾的服服帖帖,而后又收编他们进入青州营受于禁节制。

管亥、孙观虽然切骨之恨,但如今来了于禁要在他俩头上作威作福,这俩人还能坐的住?果然,二人还真就一致对外啦!

可于禁为人处世中规中矩,自打来到青州营就没有一点儿得罪过二人,又时常与二人推心置腹,久而久之,二人还真就对于禁服气了,最起码从排兵布阵、训练士气这些方面,二人确实与于禁相差悬殊。

曹操就是曹操,知人善用的手段端得厉害!

再来说说青州营两个关键人物,管亥与孙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