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校场上定军心

湟中义从进退有序,迅速的集合在了一起。与此同时,韩炜跟赵云也登上了点将台。韩炜先是跟梁兴一拱手,致歉道:“多谢梁叔这几日照看湟中义从,让梁叔费心了。此处业已妥当,梁叔公务繁忙,且请自便。”

“哎,公子言重了。这乃我分内之事,如今湟中义从归心,我就先回郡衙了。”梁兴也很识相,说着就告退了。

赵云见梁兴离去,韩炜又朝他点了点头。他即刻打开花名册,开始点卯:“杨驹?”

“在!”

“房当?”

“在!”

“费听?”

“在!”

…………

就这样一个都没少的将一万三千人都名字都念了下来。

韩炜最后说道:“所有人都在此处了,而你们的名字以及面孔我也都记在了心里。我希望你们也能左右看看,记住这些面孔跟名字,不管是汉人、羌人、氐人、匈奴人,在这里都一样,没有种族之分,只有威震西凉的湟中义从!你们都是我的人,只要我活着,就没有人能瞧不起你们的身份,明白吗?”

接着便是齐刷刷的统一回答:“明白!”这声音响彻天地间。

显然,身份还是至关重要的。湟中义从也需要一个良好的身份。

每一个湟中义从都听得清清楚楚,而面对这种抛弃了种族之间桎梏的说辞,他们也是第一次听到。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深深被这股异样的凝聚力所感染。

要知道,这对他们来说意义深远,除了汉人以外其他的种族,都不受大汉律法的保护。换句话说,比如羌人杀了汉人,那是要抵命的。而汉人杀了羌人,并没有任何惩罚。不但如此,若是羌人前来寻仇,那大汉官军也会给予汉人庇护。

说到底,湟中义从并不是被热情高涨的言讲所感动,而是韩炜能给他们一个身份。这种身份不但能从此抬起头,不再被叫羌胡蛮夷。更重要的是,受到了庇护。

韩炜看到了这些人炽热的目光,他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即刻高声喊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湟中义从,威震西凉!”说完,单臂扬起。

又是一阵山呼海啸,那是一万多人齐声的咆哮,是那么的热诚:“湟中义从,威震西凉。湟中义从,威震西凉……”就这样就就不绝于耳。

赵云默默的看着韩炜,感受着这种热烈的气氛。心潮澎湃,振臂高呼的同时,心中念叨:九曲,不管以后的路如何,我会一直陪你走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