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2 都是韦宝**想到的】

明鹿鼎记 轩樟 2803 字 9个月前

广义一点的东林党可以指齐、楚、浙三党主持京察下野的那些人,后世有些历史学家比较认同这种说法。

再广义一点,可以说是反对阉党之人,广大网友比较认同这种说法。最就明亡之后东林党殉国人数来说,并辱没读书人的称号。

李自成打到北京,一矢不敢发就投降的是京营。

身负崇祯信任,负责守城却直截了当开门投降的是太监曹化淳。

先投李自成,再投后金的是吴三桂。

革鼎之际,事多难言,只盯在钱谦益,用一些子虚乌有的水太凉、头皮痒的段子来娱乐,没什么意义。

后世很多人谈起大明,对于东林党都颇多非词,对于阉党等批评得没那么痛心疾首。

爱之深,责之切。历史学家之所以对于东林党的一些行为非议颇多,是因为他们认为若是不天天党争来、党争去,东林党、齐党、楚党等的一批人是有可能帮助重新振作的。

但是他们这些读书人没做好,所以恨铁不成钢,所以骂东林等一批人因为党争耽误了大局。

那为什么不骂阉党呢?因为懒得骂。

说顾诚在《南明史》里为什么对史可法几乎是指着鼻子骂,对于那些真正投降之人,如四镇和左良玉部,言辞反而没那么激烈。

不是顾诚要故作,而是他认为史可法可以拯救南明,但是他没做到,所以顾诚怒其不争、哀其无能。

东林党的确不全部是善男信女。

他们非议东林是因为觉得东还是不好这件事有争议,不骂阉党是因为他们觉得阉党是垃圾这件事没争议。

大明版共济会,怎么可能是“善男信女”呢?

东林党既有社会舆论,又有朝廷重臣,而且不乏党同伐异的斗争手段。

所谓有斗争意识,指的是东林党掌控政权的终极目标。

顾宪成是朝廷的幕后影响者,历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两人势不两立。

这个东林书院可以藐视当朝的首辅,说他们是木偶、婴儿。

这个书院可以阻挡大臣复起,改变皇帝任命。

无数人的命运,大明天下的时局,都将由这个看似与朝廷毫无关系的地方,最终确定。

在顾宪成的背后,是一片深不可测的黑夜。

在那片黑暗中,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一股暗流正在涌动、在黑暗中集结,慢慢地伸出手,操纵所有的一切。

顾宪成和东林党。

历史的,恐怖如斯!

那么这个可怕的组织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当顾宪成和李三才在户部做主事的时候,他们的上司竟然叫赵南星。

联想到这几位后来在朝廷里呼风唤雨的情景,有理由相信,在那些日子里,他们谈论的应该不仅仅是仁义道德,君子之交。

暗室密谋之类的把戏也没少玩。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叶向高还广交了不少朋友,比如顾宪成,比如赵南星。

顾宪成作为一个任何职务,远离京城上千里的,他在暗中操纵着一切,与皇帝分庭抗礼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

那几中,大明的所有,无论是升迁,还是考核,都要从顾宪成手底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