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6 检察署罗荣臣】

明鹿鼎记 轩樟 7711 字 9个月前

这是韦家庄东北角的一个镇子,目前人口是一千多人,实际上仍然跟这个年代的一个里差不多规模。

警察一共8人,警察穿着巡警的制服,清一色的黑色军服,都是定制的,队员们在所长的口令下一板一眼的做着各种技战术动作。

看了一会儿这个派出所的人训练,让韦宝的情绪振奋不少,看看自己的兵,总是能让人心情愉悦起来,这是武力,这是他的保护伞。

“公子,罗荣臣求见。”王秋雅对正在抽烟的韦公子轻声禀告。

韦宝一奇,通常他身边找自己的多为秘书处主任徐蕊,或者是行政主官罗三愣子,或者范晓琳,再要不然便是负责外务的刘春石和范大脑袋。

找韦宝最多的还是林文彪。

要么是韦宝找林文彪有事,要么便是林文彪向韦总裁汇报工作。

“罗荣臣是检察署的主管事,他有什么事情吗?”韦宝问道。

罗荣臣也是来自于原先的老林子山寨,原本就在山寨中负责刑罚,有股子杀气,原先在山寨中的地位,更在林文彪之上。

韦宝提拔林文彪为统计署大佬,是因为看中林文彪身上的天赋,事实证明韦宝没有选错人,林文彪的确将统计署管理的不错。

统计署主要任务是对内对外的情报工作,主要侧重于外部。

而检察署则完全属于内部监管机构,连统计署也在检察署的监管范围内,侧重于查处贪污腐败,庸碌无能,不作为,与后世的纪委和检察院差不多职责。

检察院是高级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

韦家庄设立最高检察署、地方各级老百姓和各级军事检察部门,都隶属于检察署。

罗荣臣的原先只是姓罗,没有大名,罗荣臣这个名字,还是韦宝亲自帮取的,就像罗三愣子的大名是罗金山一样。

能得到韦总裁亲自起名字,都是莫大的荣耀,否则这年代的父母大都没有文化,孩子的名字通常都很乡土很简单。

统计署自上而下的排列反映了检察机关上下级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及其集中统一的特点,与法院上下级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有显著不同。

为了维护总裁的权力和各级部门的方向不出现偏差,检察机关必须一体化,必须具有很强的集中统一性。

统计署通过行使检察权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对于危害韦家庄和天地会的安全、危害公共安全、侵犯老百姓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不起诉;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于警察机关、法院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各级检察署都是与各级法院相对应而设置的,以便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办案。

同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一样,检察署依照法律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而对于任何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检察署虽然没有统计署看上去那么‘高大’,但罗荣臣在职务上是比林文彪更高阶的。

检察署几乎每天都有各部门报送的案件查处情况。各地区各部门相继查处了一批在本地区本部门有影响的案子,统计署接受信访举报、函询、谈话、了结处理、立案、结案、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虽然韦家庄和天地会的各个部门都才运转没几个月,说案子,也大部分是鸡毛蒜皮的案子,但正因为有检察署的存在,才一直警钟长鸣。

“不知道,我问他,他没有明说,希望能见总裁亲自说。”王秋雅回答道。

韦宝哦了一声,意识到事情可能有些严重。

所有部门的主管事都是韦宝亲自提拔任命的啊,会是管事一级有人出问题了吗?

“让他过来吧。”韦宝道。

“是。”王秋雅答应着,朝不远处的侍卫招了招手,示意找总裁有事的罗荣臣可以过来了。

罗荣臣立刻小跑着过来,人家这办事急迫的态度,让韦宝暗暗赞许,韦宝喜欢看底下人着急的样子,最怕的就是啥事都无所谓的佛系态度。

韦宝能和吴三辅那种佛系人玩的来,但是真的要一起共事,肯定早就吵起来了。

“总裁,北直隶韩先冲报京城天地会主管事黎楠,河间府天地会主管事彭明波,被发现有同晋商私下来往。”罗荣臣道。

韦宝一怔,黎楠和彭明波都是他原先这个甲的人,本来金山里的本地人在韦宝的体系中都很受重用了,更何况是原先本甲的人?

而且这两个人还做过自己的贴身随扈,还是罗三愣子、刘春石和范大脑袋等人联名提拔上来的,否则也不会放在京城和河间府这么重要的地方作天地会主管事啊。

“你们是不是过于敏感了?在外面做生意,和晋商私下来往,也避免不了吧?”韦宝问道:“有拿到什么证据吗?”

“没有具体物证,但韩先冲说他的人听见了具体谈话,这两个人已经被晋商收买,吃了好处。如果要对证,需要将晋商乔家的人抓来,怕牵扯太多,所以先禀明总裁。”罗荣臣答道。

韦宝沉吟着没有出声,他知道无风不起浪,检察署不会轻易干涉行政和商业上面的事情的。

罗荣臣没有催促总裁,静静的等着,他不怕直接揪出总裁身边的人而让总裁有所不高兴,当初在老林子山寨,他就是做这些事情的。

而且通过融入天地会,对天地会的了解,对总裁的了解,罗荣臣都相信总裁不是任人唯亲,公私不分的人。

“既然你们有把握了,就抓!宁枉勿纵!”韦宝直接下指示道。

罗荣臣闻言,立即一个标准军姿立正,向总裁行礼之后交上一份档案:“总裁,这是卷宗。”

韦宝接过,“这事,你全权负责,最后结案的时候再报给我听便是了。”

“这事情不小,不但牵扯到管事,而且是我们检察署办的第一个大案,总裁全部交给我?”罗荣臣有些心虚。倒不是怕,而是他知道会牵扯到很多人。而且,这种案子很难拿到确凿证据,很多时候要考主观判断,这个度是很不好把握的。

韦宝的声音也有点发虚,他知道黎楠彭明波不光是和他现在的一帮主要管事关系不一般,甚至他们的上一辈和韦达康和黄滢也是认得的,可能真的会牵扯出很多会打自己脸的人和事情出来。

“不管牵扯多广,一查到底!”韦宝这时候觉得自己有点像包青天,说出这样的话来,真的好爽啊,老百姓最恨什么?恨不平等,恨贪污腐败恨压迫啊!自己出身于老百姓,不能忘记初衷!

吴三凤阴沉沉的瞪了韦宝一眼,不过和吴雪霞、吴三桂一样,他也没有说什么。

韦宝平淡的接受了这一切,没有发作,暗忖早知道今天中午不陪吴襄了,除了加重矛盾,没啥好处。

可世上有啥事情是能早知道的?即便早就能猜到是这个局面,可还是忍不住要试一试嘛。

所有人都像是一部灾难片中的摆设,随时准备发作,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应该发作。

吴三辅按照吴襄的意思,进入同窗会宴会那间餐厅。

众人正纳闷韦宝和吴三辅这两个召集人怎么反而不见了,都吃的有点不踏实,见吴三辅回来,都很高兴。

吴三辅在山海书院的人缘是极好的,威望也是极高,因为他不但身份高贵,且平易近人,对谁都没有架子,和谁都能谈到一起去,很多寒门学子有点难事,急事,能找的,也只有吴三辅。

当然,寒门学子们大抵是有骨气的,像家中人得了急病,或者父母双亲其中有人死了,没钱置办最简单的丧事,好让亲人下葬这种事情,才会找吴三辅。

在这种大灾之年,像家中揭不开锅这样的事情,十家有九家如此,是不太会朝人开口借银子的。

寒门子弟尚且与吴三辅如此要好,一帮富家子弟更不用说。

这帮富家子弟现在正在踌躇当中呢,不知道吴家和韦宝之间,现在到底是个啥情况,如果吴家也和韦宝交好了的话,他们就没有必要等下去了,虽然三年回来一半赌金,有点不如预期,总归比银子都打了水漂要强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吴公子,来,坐下喝酒,你不在此,我们喝的都没劲。”汪东明热情的对吴三辅道。汪东明对吴三辅的热情,胜过对韦宝百倍千倍,这就不是敷衍了,人家之间的感情,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方安平汪灿华等富家子弟也热情的邀请吴三辅坐下畅饮。

吴三辅尴尬的一笑,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站在原地,稍微酝酿了一下词汇,才道:“诸位仁兄,我爹急着赶回山海关去,我也无法在此久留,来日再聚吧。特来跟诸位仁兄告辞的。”

众人闻言,无不惋惜,纷纷挽留吴三辅。

“吴公子,你走了,我们还留在这里有啥意思啊?”汪灿华大声道:“不如大家都散了吧!”

立时有不少富家子弟附和,都说要与吴三辅同走。

吴三辅说话的时候,吴襄、吴三凤、吴雪霞和吴三桂等人在门口等着。

韦宝在吴襄明确要求他不必相送之后,也不打算送吴襄了,此时来到了同窗会宴会厅的门口,正听见汪灿华这句大声的话。

吴襄没料到吴三辅在同窗之间威望这么高,暗暗得意,扫了一眼,正步入同窗会宴会厅的韦宝。

吴三凤、吴三桂也面带讥笑的看着韦宝,暗忖若不是吴三辅,韦宝上哪里能邀约来这么多世家大户的子弟来韦家庄哟?一个乡里少年,仗着有两个银子便不知道天高地厚!需指定,名望这种东西不是说有就有的,需要几代家世积累起来,才能获得。

吴雪霞也忍不住盯着韦宝看。

韦宝倒是一脸平静,也不是装作没有听见,脸上也不摆任何表情。很坦然的步入宴会厅。

漫说上一世在现代,韦宝是个受尽了人生低谷滋味的社会底层渣渣,即便是这一世,在重生穿越韦家庄之后,韦宝也经历了一家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三餐风雨,差点被人驱逐出金山里的痛苦惨况,这点语言羞辱,对韦宝来说算个屁呀。

“大家不必如此,不是还有韦公子吗?对了,关于韦公子说的向朝廷提举韦家庄的事,我是不会签字的,我也提醒大家一句,这不是小事,如果谁签字了,谁就是与整个辽西辽东的世家为敌。咱们辽西辽东是一块的,大家不分彼此,单独弄一个庄子出去算什么意思?当然,这只是我的意思,我没有要求大家与我一样想法。”吴三辅接着道。

吴三辅这番话稍微有点模棱两可,但总的来说,还是说的很漂亮,听的站在门口的吴襄连连点头。

吴襄本来在几个儿子中,最为看重的是长子吴三凤,因为他觉得吴三凤最像自己,吴三辅聪明则很聪明,却对什么都不上心,所以吴襄一直不是太重视这个二儿子。

但吴三辅今天已经两次三番打动了吴襄,让吴襄对这个二儿子刮目相看,觉得吴三辅是有能力的人,他们混官道的,不是多能打,也不一定要多聪明,不过,却一定要很会说话,很会交朋友,显然,吴三辅具备这两个优点。

韦宝则被吴三辅气的够呛,说好的好朋友呢?虽然这个意思是吴襄让吴三辅表达的,但韦宝仍然有些伤心,觉得吴三辅没有将自己当成朋友,这一下拆台,不可谓不狠。

本来韦宝对于策动这帮富家子弟是有信心的,一方面因为同窗会当中,超过半数的寒门子弟们,他们肯定是和自己一条心的,这么多人签字之后,一帮富家子弟至少会动心,会有想法。

另外,自己还许下了三年之后归还一半赌金的丰厚利益作为诱导,这才是最关键的。

但是现在被吴三辅来了这么一番话,韦宝吃不准了。

果然,一帮富家子弟们听吴三辅说完,纷纷大表赞同,都嚷嚷着不能签字,说韦宝这次让他们来,是不安好心,都要和吴三辅一起走。

大家本来见韦宝从进来之后便一直没有说话,以为韦宝会装‘哑巴’到底的。

这时候韦宝却说话了,“我请大家来,的确只是想组织大家聚一聚,叙一叙同窗情谊,至于说提举韦家庄的事情,只是顺带的。你们都是进了学,识字通文墨的人,应该都有自己的主意,这事是我让你们怎么做,你们就会怎么做的吗?或者是别人让你们怎么做,你们不经过思考,就盲从吗?”

吴三辅刚才说的很隐晦,而韦宝说的就更加隐晦。

韦宝不想和吴襄,和一帮富家子弟撕破脸,成与不成,都没有必要撕破脸,韦宝将这看成是买卖,买卖不成仁义在。

吴襄这一下,真的十分欣赏韦宝的心胸,似乎不管到什么时候,韦宝都是不急不躁的。

“三辅,走了。”吴三凤在吴襄的授意下,在门口喊了一声。

吴三辅答应着,对韦宝点了个头,要走。

韦宝拉住吴三辅,轻声道:“三辅大哥,我希望不要因为这件事情,破坏我们的情谊。”

吴三辅点了点头:“我明白。你有你的想法,吴家有吴家的想法,我本来不想掺和。”

“我也没有打算让你掺和。”韦宝笑着轻声道:“我已经让我爹收了嫣红作干女儿,你那边,你自己安排吧,若是不方便娶嫣红过门,经常来看看她。”

吴三辅没有想到韦宝这么细心,这么为自己着想,心下感动,却也只是点个头,走了。

一众富家同窗都跟着吴三辅出去,整个宴会厅一下子空了一半。

韦宝吩咐仆从撤去那些人的碗筷,对一帮寒门学子道:“这下子,可以坐的宽松一些了嘛。”

寒门学子们一起笑了,大家见韦公子的情绪没有受到什么影响,都很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