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6 再到山海关】

明鹿鼎记 轩樟 5602 字 9个月前

但是在实力上,韦宝是扎扎实实的大地主,经济实力已经能媲美大地主的第二集团。当然,和吴家祖家这种土霸王级别,军阀化级别的大地主比起来,还是不够看的。

但即便如此,韦宝依然雄心勃勃,深切体会到,从进入大明的地主阶层之后,他已经爬上了上亿大明百姓中的前一千万这个阶层。

毋庸置疑,如果将大明的一亿多人口平均分,韦宝肯定能在前十分之一里面。甚至是前一百分之一,百里挑一。

韦宝不觉得当有上百万人,有他目前这种十万两纹银以上的身家。

经济上达到了百里挑一的标准,就差社会地位和权势了,这是韦宝努力在追寻的。

“公子,直接去海商会馆么?”王秋雅问道。她主要负责韦宝的生活,行程什么的,主要是她来安排。徐蕊主要负责工作一块的秘书工作。

韦宝想了想,觉得还很早,新品上货的庆典要到傍晚才开始。

国人不管是哪个时候,都有个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的习惯,谈事情,总是要吃吃喝喝,否则便无法尽兴。若是少了这么一道程序,便会让人感觉少了些什么?

晚上的庆典也一样。

“时辰还早,让人将货物都送店里去。我去山海楼喝点茶。”韦宝笑道。不知道为什么,隔了一阵子没有见着孙月芳,他忽然觉得有点想念。

韦宝忽然意识到自己的确挺花的,身边已经有范晓琳、王秋雅和徐蕊了,范晓琳姿色上层,王秋雅和徐蕊都是美女,况且还有赵金凤这等大美女作为预定目标,自己还会想女人呀?

徐蕊和王秋雅闻言,立时会意,想到了韦公子现在所想。

不过,两女均未说破,只是相视一笑。

韦宝被两女笑的有点不好意思,笑道:“我想芳姐儿了,去看看她,没有什么吧?”

“没有什么呀。”王秋雅笑道:“公子想谁了,想去看谁,都没有问题。”

韦宝一汗,这是啥话?我在山海关也不认识几个人吧?赵金凤说不能随便去找她,那自己除了找芳姐儿的话,连个说话的朋友都没有。

其实韦宝很想有几个男性朋友,只是,手下人不可能,不方便,韦宝也不愿意跟手下人走的太近,那样会破坏关系。

关系太近了,便不好调度,不好摆布。

韦宝在现代是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最清楚上司与手下关系复杂的话,相处起来的难处。

至于手下中有自己的女人,其实也是一个麻烦,不过,韦宝还是坚持给范晓琳、徐蕊和王秋雅都配上了工作,放到了手下,他有信心驾驭。前提是,韦宝觉得三女都是很懂事的女孩子,绝不会因为私事耽误了公事,这个前提很重要。

芳姐儿虽然这段时间不方便跑到韦宝那边去,心却一直在韦宝那儿呢。上回让人带信给韦宝,让韦宝有个预判,能提前防范吴襄出招,为韦宝提供了重要帮助。

芳姐儿似乎是韦宝的褔心,对韦宝的帮助很多,绝不仅仅是一次,当初韦宝出关,生意还没有起步,芳姐儿就对韦宝提供过帮助。

这些,韦宝都是感激在心的。

芳姐儿和韦宝的关系很奇怪,两个人,彼此心里都有好感,谈不上谁多谁少的问题,似乎也谈不上爱不爱的问题,目前为止,都只是单纯的喜欢和欣赏。

韦宝是因为女人比较多,不缺女人。

芳姐儿是因为韦宝的年纪比她小一点,而且父亲一直执着于要找一个举人女婿。她知道父亲的固执,所以,并没有随便对韦宝释放啥信号。而且,这个年代的女孩子,一般都比较矜持。

“来点好吃的。”

芳姐儿正一只手托着下巴,在柜台内发呆。

酒楼的半下午,一般都是最清闲的时候,中饭刚刚过,晚饭又还早。这个时候,一般是孙掌柜孙九叔去小憩午休一小会的时候。

芳姐儿倏地抬起粉脸,见是韦宝,眼睛一亮,粉脸倏地红了,“你什么时候来了?”

韦宝微微一笑:“不欢迎啊?”一小阵没有见着芳姐儿,不知道为什么,特别的有感觉,觉得芳姐儿更加明艳了。

芳姐儿的姿容与范晓琳、徐蕊、王秋雅,相差无几,四女基本属于一个集团的颜值水平。徐蕊和王秋雅稍高,芳姐儿和范晓琳稍低一点,但差不多算一个水平的。

不过,韦宝并没有将颜值看的太重!更注重于风韵和内在,若是自己喜欢,不用长得特别美艳。

若是不喜欢,就像吴雪霞,即便是倾国倾城,韦宝也不稀罕。不过,心里想着不稀罕,但每次偶尔想到吴雪霞的时候,韦宝都觉得酸酸的滋味,像是吃盐津杨梅。

这一刻,韦宝的眼中只有芳姐儿。

“欢迎啊,韦公子现在是大财主了,哪里敢不欢迎?”芳姐儿嫣然一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公子,带我一起去吧?”范晓琳撒娇道:“我把手头的事情安排好,不会耽搁事情的。山海关离着咱们这也近。”

韦母黄滢心疼范晓琳,也帮腔道:“对啊,小宝,你就带晓琳一道去吧?你和秋雅、蕊儿都走了,她一个人不是很孤单?”

韦宝微微一笑:“晓琳姐,你就在家吧,我去不了多久便回来!这里比山海关那边更重要!再说,你有具体工作,遇到一点事,就让人两头跑,太耽误工夫,增加成本。”

范晓琳见韦宝这么说,知道不可能了,能理解,却还是有点失落,轻轻地哦了一声。

“别这样,要以大局为重。”韦宝笑道。

“那我这辈子,估计都得在这里了。”范晓琳幽幽道:“以后事情会越来越多的啊。”

“这里不好么?”韦宝问道。

“好,家里自然好,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只是不能陪在公子身边。”范晓琳道。

韦宝握住了范晓琳柔软的小手,“我还巴不得在家呢。你倒是想出去。”

听韦宝这么说,韦母黄滢便忍不住红了眼眶:“小宝,在外面别逞强,凡事都退让一步。”

韦宝笑着点点头,放开了范晓琳的手,对母亲道:“娘,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不会在外面惹祸的,放心吧!”

“小宝,一定要考个秀才回来呀。”韦达康则一脸的期待。并没有像黄滢那般伤感。

“知道了,爹。”韦宝微微一笑:“春耕大计,就靠你们了!”

“我们的事情不用你操心,咱这一片啥都不多,就是好庄稼把式多!”韦达康呵呵一笑。

范老疙瘩夫妻、王志辉夫妻等人也过来和韦宝说些告别的话。

王秋雅要随着韦宝出门,王志辉夫妻两个人又少不得与女儿道别一番。

虽然山海关离着韦家庄很近,但众人依然将场面气氛弄得跟个生离死别一般,让韦宝有些酸楚感觉,有了家的羁绊,能让时刻感觉温暖,感觉被人关心,感受到那些牵肠挂肚的滋味,但也会变相的增加许多压力。

以前在现代,自己独自在外漂泊,孑然一身,每次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心境反而容易保持恬淡。

韦宝又对留守的罗三愣子叮嘱几句,韦家庄管理上的事务。

对军工署的几个管事叮嘱一番制盐工业上面的事。

制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在其他工业部门和农牧渔业中也有广泛用途。

盐在哪里都重要!在韦宝这里有经济上的用途,对于大明来说,盐税更是朝廷的重要的财政收入。

似乎在封建时代,每个朝代的盐税在总税收当中,都至少占据一成以上,这是相当可怕的数字了,仅次于正儿八经的土地税人头税,同样属于重头税。

历史上有用锅煎熬制盐之举。韦家庄这一片的本地人,因为买不起盐的关系,也会偷偷摸摸的晒卤制盐。

他们先用木板晒盐,量少质次,整滩造埕、扬卤晒盐。建设纳潮工程,充裕卤源。盐场用薄晒勤转的制盐工艺,抽水制卤与卤液结晶上下工序紧扣,提高盐的产量质量。

用扩建结晶池与卤水蒸发池提高原盐产量。

韦宝偷偷在军舰湾内试行工业制盐,用电为动力,这都是很复杂,很不容易做到的工业项目。

韦宝因为时间关系,只能托付给手下人,没有时间一步步的跟从监视。而且,他把小抄给了他们之后,韦宝也不认为自己的知识比这些人先进。

取海水、盐湖卤水或地下卤水,在盐田内日晒成盐;钻井汲取地下天然卤水或注水溶解地下岩盐得到的卤水,用圆锅、平锅加热煎煮或用真空、热压蒸发、浓缩成盐;钻井水溶开采地下岩盐,生产直接用作制碱原料的卤水;直接采出地下岩盐和盐湖中天然结晶的石盐;按用途对原盐进行加工;从制盐母液中提取其他化工产品。制盐工业既是采掘工业,又是加工工业。盐的生产常集中在部分地区,销售遍及各地。

制盐工业历史悠久,其发展经历了由原始手工生产、手工机械生产到机械化。

韦宝现在的这一步,便是从原始手工生产,向着机械化生产迈进的阶段。

海盐生产改进了工艺,采用了塑料薄膜苫盖结晶池的新技术。

韦宝要求盐场收盐、集运、堆坨等主要操作工序,必须实现机械化。

制盐要采用真空蒸发、离心机脱水、沸腾床干燥、皮带机输送和机械包装;军舰湾的主要盐场,必须学会制造和使用大型联合采盐船和水力管道输送。

盐不光用在本地,也是绝对的朝廷管制物品,是不允许私下流通,不允许‘无照经营’的,要想贩卖盐,必须有朝廷开具的盐引!

众人都知道这事情关系重大,不敢怠慢。更要做到绝对保密。

韦宝偷偷摸摸在军舰湾里面搞盐,一方面为了应付工业生产中大量需求盐,也为了能保证本地居民的供应,更希望能在偷偷打通外面的销售买卖渠道之后,能偷偷的往外卖点盐!

越是管制的东西,越是暴利!这一点,韦宝很清楚。

所以,不管买不买走私粮食,韦宝也会铤而走险的打通海路贸易,他要赚钱,就不得不走这一步。所以,韦宝才会让林文彪派人去与南方的走私商人联系。